[发明专利]鼠李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制剂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6356.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森;杨玉红;鄢梦洁;马新颖;齐世华;李华文;路江浩;崔文静;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1/02;A23L33/135;C12R1/2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李糖乳 杆菌 制剂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863,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10。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对变异链球菌、戈登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口腔病原微生物显著的抑菌、杀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形成和降低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功效。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制剂可包括鼠李糖乳杆菌活菌菌体、鼠李糖乳杆菌死菌菌体、鼠李糖乳杆菌的代谢产物及胞内提取物,是一款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口腔益生菌制剂,可用作广泛液态食品、固态食品、胶状食品、口腔清洁用品和口腔治疗药品的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鼠李糖乳杆菌,以及鼠李糖乳杆菌制剂,还涉及该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口腔内微生物群由700种微生物构成,存在多种病原微生物,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和口臭等,都与致病菌或对口腔健康不利的微生物在口腔中的过量生长有关。目前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多从减少变异链球菌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如通过使用漱口水、减少糖摄入等方式减少变异链球菌的数量,或通过机械去除牙菌斑等手段。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能产生确切的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因此,人们尝试使用益生菌来改善口腔环境达到防治口腔疾病的效果。
益生菌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功效,但这些不同的功效高度依赖于“菌株的特定性”,通过大量和长期的临床研究证实,某个特定的益生菌株具有某种明确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也必定有同样或相似的功能,如瑞卡福抑菌喷剂能帮助修复因致病菌感染造成的生殖系统疾病,但并不能说明任何其他的同类菌株产品也有同样的功效。而且国际上对益生菌的定义通常是活的、有足够数量并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菌种才能称之为益生菌,因此使用益生菌达到防治口腔疾病的目的,需使益生菌在口腔环境下能维持活性并具有足够数量,否则无法达到有益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鼠李糖乳杆菌,该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和死菌都具有抑制口腔致病微生物生长、杀灭口腔致病微生物的用途,能够防治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863,已于2017年7月12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410。
根据菌株的菌落、菌体形态特征、16SrRNA序列分析及API细菌鉴定系统分析结果来确认菌株在分类学地位,发现LR863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该菌株在形态学及一般性质上的特征如下:
1、菌体或菌落形态:
菌体形态:菌体在显微镜下呈杆状。菌体成单、成对或成链,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运动性,无鞭毛。
菌落形态: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明显菌落,直径在0.5-1mm之间,圆形,边缘整齐,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
2、生理生化特征:
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阴性。
利用API 50CH试剂验证此乳酸菌种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性能。API 50CH 试剂可用来鉴定菌株在属或种上的差异。经由分析结果确认此乳酸菌种与鼠李糖乳杆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相同。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兼性厌氧。不具有致病性,不产毒素。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对口腔病原微生物抑菌、杀菌的用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限定,所述口腔病原微生物包括变异链球菌、戈登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一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