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脉冲发生的LED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1602.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0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孚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脉冲 发生 led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电路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脉冲发生的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驱动电路通常是由电流产生电路、控制电路和LED负载组成;控制电路控制电流产生电压,电压用于供多组LED负载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的时候或者情况需要LED灯的明暗程度不同,但是这种直接由电压控制的两组LED负载无法满足需要。比如隧道中,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灯的明暗程度不一样,当深夜几乎没车的时候,则需要开启较暗的LED,但是车流量大的时候则需要更加明亮的LED灯。但是如果使用同一种LED 灯进行明暗的变化,有个LED必然会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这样容易造成LED的寿命短;但是如果采用两个电压源,这样必然导致LED的驱动电路的成本大大增加。那么如何实现同一驱动电路下的双输出,对于控制LED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如何控制实现驱动电路的双输出是双输出驱动电路的重点和难点,现有并没有具体根据LED驱动电路的双输出的特点来实现互锁双脉冲的脉冲发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双输出的LED驱动电路的脉冲发生控制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双脉冲发生的LED驱动电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双脉冲发生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LED负载、第二LED负载、VDD、电流产生电路、电流镜、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控制电路;
VDD:为电路提供原始电流;
电流产生电路:接收VDD所输出的原始电流;
电流镜:接收电流产生电路所输出的负载电流并用于给第一LED负载与第二LED负载供电;
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LED负载所在电流镜的第一支路内;
第二开关:设置在第二LED负载所在电流镜的第二支路内;
控制电路:输出互锁的第一控制信号V1和第二控制信号V2,从而获得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互锁;
第一LED负载与第二LED负载的所需的负载电流不同;
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源Vi、第一脉冲输出电路和第二脉冲输出电路;
所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与供电电源Vi连接并输出第一方波脉冲;
所述第二脉冲输出电路:与第一脉冲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输出与第一方波脉冲互锁的第二脉冲方波。
具体地,所述第一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感绕组L1、第二电感绕组 L2、场效应管Q5、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一电容C1;
第一二极管D1的低电极与供电电源Vi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绕组L1连接;
第一电感绕组L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绕组L2在第一电位点连接,第二电感绕组L2的另一端与供电电源Vi的正极连接;
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第一电位点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第一电位点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低电极与第一电位点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高电极连接;
场效应管Q5的源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高电极以及第三二极管D3的低电极连接至第二电位点,第二电位点与供电电源Vi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感绕组L1和第二电感绕组L2采用互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脉冲输出电路包括反相器U1A;
所述反相器U1A的高电极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连接,反相器U1A的低电极接地;
反相器U1A的输出端输出与第一方波脉冲互锁的第二脉冲方波。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产生电路包括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误差放大器U2、场效应管Q1和第一电阻R1;
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接收VDD所输出的原始电流并产生参考电流;
误差放大器U2的高电极与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误差放大器U2的低电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误差放大器U2的输出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电流镜包括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和场效应管Q4;
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
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4的源极均与VDD(100)连接;
场效应管Q2的栅极同时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2 的漏极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连接。
具体地,所述场效应管Q3的漏极通过与第一开关与第一LED负载(510)X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孚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孚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6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