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190.5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刁麓弘;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永亚普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N21/23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朝新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可视 信息 单向 传输 网络 隔离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发送端接收包括可视化信息的待传输文件,并提取可视化信息和待传输文件的属性信息,并将待传输文件转换为图像格式的传输文件;单向传输装置按照传输协议将传输文件和属性信息单向传输至接收端,传输协议通过构建基于UDP协议的心跳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链路的高可用及冗余性,并限定传输文件的字节数和属性信息的字节数;接收端接收传输文件和属性信息;接收端对传输文件进行还原以获得结果文件。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病毒和恶意代码等危险数据的夹带风险,进而防止客户隐私数据因危险数据的夹带而外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出现和高安全度网络对安全的特殊需求,全新安全防护防范理念的网络安全技术—“网络隔离技术”应运而生。网络隔离技术的目标是确保把有害的攻击隔离,在可信网络之外和保证可信网络内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网络隔离技术是在原有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原有安全技术的不足,突出了自己的优势。
网络隔离技术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代,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第四代隔离技术和第五代隔离技术。
第四代隔离技术—空气开关隔离。它是通过使用单刀双掷开关,使得内外部网络分时访问临时缓存器来完成数据交换的,这不仅降低了数据交换的速率,而且还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第五代隔离技术—安全通道隔离。此技术通过专用通信硬件和专有安全协议等安全机制,有效地把内外部网络隔离开来,来实现内外部网络的隔离和数据交换,不仅提高了数据交换的速率,而且安全性能也有所提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支持多种网络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隔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但是,安全通道隔离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仍可能存在夹带危险数据的可能,对于接受文件的一端,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和系统,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和系统,能够将待传输文件在发送端进行转换,单向传输至接收端后再进行还原,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和恶意代码等危险数据的夹带,进而防止客户隐私数据因危险数据而外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信息单向传输的网络隔离方法,用于实现服务器向客户端进行数据的单向传输,包括:
发送端接收包括可视化信息的待传输文件,所述可视化信息至少包括文字信息,所述文字信息包括文字、标点和/或格式符;
所述发送端提取所述可视化信息和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属性信息,并将所述待传输文件转换为至少一个图像格式的传输文件,所述传输文件中包括多个符号和标识符;每个所述符号对应所述待传输文件中的一个所述文字或所述标点,每个所述标识符对应一个所述格式符,所述符号包括多个像素,每个所述符号具有相同尺寸的像素矩阵,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扩展名;
单向传输装置按照传输协议将所述传输文件和所述属性信息单向传输至接收端,所述传输协议构建基于UDP协议的心跳机制,并限定所述传输文件的字节数和所述属性信息的字节数;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传输文件和所述属性信息;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传输文件进行还原以获得结果文件,所述结果文件与所述待传输文件具有相同的属性信息,其中,对所述传输文件进行还原具体为:将字库中的字符进行格式选定以使所述字符与所述符号具有相同尺寸的像素矩阵,将所述符号逐个与所述字符进行对比,以确认所述符号所对应的所述文字或所述标点,并通过所述标识符实现对所述文字或所述标点的格式还原以获得所述结果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永亚普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永亚普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