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7204.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詹宜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信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0;B32B27/40;B32B27/32;C08J9/42;C08J9/24;C08L25/06;C08L9/06;C08L23/06;C08L11/00;C08L75/04;C08L3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微波 吸收 测试 暗室 过道 区域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铺设吸波测试暗室过道用的吸波板材。吸波材料是由上部的透波结构板(1)与下部的吸波结构板(2)结合而成的板型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能够承受成年人重量压力且不变形,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铺设;所述的吸波材料包括下列成分:高分子泡沫颗粒为20‑200份;吸波粉体为10‑100份;粘结物为50‑100份;分散剂为10‑100份;蒸馏水为50‑400份。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实用性强、耐压性强、吸波性好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铺设吸波测试暗室过道用的吸波板材。
背景技术
电波暗室,是主要用于模拟开阔场,同时用于辐射无线电骚扰和辐射敏感度测量的密闭屏蔽室。电波暗室的尺寸和射频吸波材料的选用主要由受试设备的外行尺寸和测试要求确定,分1m法、3m法或10m法。电波暗室主要组成结构主要为屏蔽室、和吸波材料。屏蔽室由屏蔽壳体、屏蔽门、通风波导窗及各类电源滤波器等组成。吸波材料由工作频率范围在30MHz~1000MHz的单层铁氧体片,以及锥形含碳海绵吸波材料构成,锥形含碳海绵吸波材料是由聚氨脂泡沫塑料在碳胶溶液中渗透而成。普通的聚氨酯海绵三角锥吸波体不能踩踏,工作人员进去时踩踏后三角锥会变形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而无三角锥吸波体则空地会反射电磁波对电波暗室测试造成更加不良的影响。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吸波材料无法承受工作人员踩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波材料是由上部的透波结构板与下部的吸波结构板结合而成的板型吸波材料,该吸波材料能够承受成年人重量压力且不变形,用于微波吸收测试暗室过道区域的铺设;所述的吸波材料包括下列成分:高分子泡沫颗粒、吸波粉体、粘结物、分散剂及蒸馏水;
本发明所述的高分子泡沫颗粒为20-200份;
本发明所述的吸波粉体为10-100份;
本发明所述的粘结物为50-100份;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为10-100份;
本发明所述的蒸馏水为50-400份。
本发明所述的高分子泡沫颗粒为EPS聚苯乙烯,PUR聚氨酯,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PP聚丙烯中的一种,其发泡倍数为20-50。
本发明所述的粘结物为天然胶乳,氯丁橡胶乳液,丁苯橡胶乳液,丙烯酸乳液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粘结物天然胶乳,氯丁橡胶乳液,丁苯橡胶乳液,丙烯酸树脂乳液黏度为2000-20000mPa·s。
本发明所述吸波粉体为铁氧体、羰基铁、羟基铁、羟基镍、羟基钴、导电聚苯胺、石墨、碳纤维、炭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吸波粉体的粒径为0.5-10微米。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为水性分散剂丙烯酸高分子嵌段共聚物、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酯类、硬脂酰胺与高级醇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透波结构板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信微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信微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7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