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级U型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6874.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鲁录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级 换热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串级U型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气干燥领域,需要将空气冷却到露点进行除湿,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因此,一般需要将空气冷却到20℃以下。直接采用高口味的冷冻水进行冷却,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进行冷冻水的制作。若先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再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则需要两台以上的换热器,气体的压降、投资成本占地面积则会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级U型管换热器,该串级U型管换热器的结构合理,其在一台换热器中实现了采用两种不同温度的冷却介质对空气进行冷却,减小了气体的压降、降低了换热能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具有上述串级U型管换热器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串级U型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循环水管和冷却水管;
所述壳体形成换热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的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
所述循环水管包括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进口,所述循环水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进口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和所述循环水进口位于所述壳体外;
所述冷却水管包括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所述冷却水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换热腔内,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水进口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和所述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壳体外。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级U型管换热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出口和所述循环水进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冷却水进口和所述冷却水出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
所述空气进口与所述换热腔内的所述循环水管相对应,所述空气出口与所述换热腔内的所述冷却水管相对应。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串级U型管换热器还包括循环水第一管箱和循环水第二管箱,所述循环水第一管箱和所述循环水第二管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第一管箱连通,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第二管箱连通,所述循环水进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循环水第二管箱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循环水第一管箱连通。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串级U型管换热器还包括冷却水第一管箱和冷却水第二管箱,所述冷却水第一管箱和所述冷却水第二管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水第一管箱连通,所述冷却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水第二管箱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冷却水第二管箱连通,所述冷却水出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冷却水第一管箱连通。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管和所述冷却水管均呈U型,且所述循环水管和所述冷却水管相对设置。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串级U型管换热器还包括多个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且位于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之间;
所述循环水管和所述冷却水管分别穿过相对的所述折流板,多个所述折流板将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之间的部分所述换热腔构造为蜿蜒延伸的流道。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串级U型管换热器还包括绕流板,所述绕流板设置于所述换热腔内且位于所述循环水管和所述冷却水管之间,所述绕流板的延伸方向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流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绕流板的远离所述空气进口的一端形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缺口。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绕流板的靠近所述空气进口的一端具有多个通孔。
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串级U型管换热器还包括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
所述第一管板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循环水第一管箱、所述循环水第二管箱之间,所述循环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板;
所述第二管板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与所述冷却水第一管箱、所述冷却水第二管箱之间,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串级U型管换热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串级U型管换热器的结构合理,实用性强,换热效率高、其减小了气体的压降、降低了换热能耗,节省了投资成本和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68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工业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换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