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势驱动数字功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624.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方炳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平市金马士音频设备有限公司;方炳钧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势 驱动 数字 功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势驱动数字功放系统,包括扬声器和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的数字功放模块,数字功放模块包括放大单元、正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和用于将由数字功放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驱动扬声器进行发声的模拟信号的匹配电路,正反馈电路把扬声器的输出反馈到放大单元的正极输入端,负反馈电路把扬声器的输出反馈到放大单元的负极输入端,匹配电路串接于正反馈电路与放大单元之间。通过在数字功放模块中进行反馈补偿,使得数字功放模块的输出与扬声器的声音输出成正比,从而纠正了扬声器的声失真,使得由数字功放模块及扬声器组成的数字功放系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势驱动数字功放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音响功放亦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功放。与模拟功放相比,数字功放具有功率大、耗电少、体积少、重量轻、发热低等特点,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颇受消费者喜受。但数字功放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其音质比模拟功放的音质差,故此,目前数字功放仍不能完全取代模拟功放,数字功放的音质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目前的功放可以分为电压型功放和电流型功放:电压型功放输出电压驱动扬声器,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线性关系,电压型功放亦称电压(V)驱动功放,目前的功放基本属于电压驱动功放;电流型功放输出电流驱动扬声器,其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线性关系,电流型功放亦称电流(I)驱动功放。到目前为止,所有的V驱动功放,及由I驱动功放与扬声器连接组成的所谓功放系统,仅是一种简单的组合系统,而不是电子网络所定义的系统。扬声器是一种电声转换器件,电声转换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声失真,其声失真度远比功放对声音产生的失真度要大,普通数字功放组合的所谓系统並没有把扬声器声失真纳入其内,故扬声器的声失真无法被纠正,只有将扬声器的声失真纳入系统,由系统纠正扬声器的声失真才是真正意义的功放系统,这种系统也可称为动反馈(或声反馈)功放系统。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够有效解决扬声器声失真的功放系统,对音响行业来说,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势驱动数字功放系统,通过在数字功放模块中进行反馈补偿,使得数字功放模块的输出与扬声器的声音输出成正比,从而纠正了扬声器的声失真,使得由数字功放模块及扬声器组成的数字功放系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网络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势驱动数字功放系统,包括扬声器和用于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的数字功放模块,数字功放模块包括放大单元、正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和用于将由数字功放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驱动扬声器进行发声的模拟信号的匹配电路,正反馈电路把扬声器的输出反馈到放大单元的正极输入端,负反馈电路把扬声器的输出反馈到放大单元的负极输入端,匹配电路串接于正反馈电路与放大单元之间。
进一步,正反馈电路包括输入电阻、正反馈电阻和输出电阻,输入电阻串接于数字功放模块的输入端与放大单元的正极输入端之间,正反馈电阻连接于放大单元的正极输入端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输出电阻串接于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扬声器之间。
进一步,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一负反馈电阻和第二负反馈电阻,第一负反馈电阻和第二负反馈电阻串联并串接于扬声器与参考地之间,第一负反馈电阻和第二负反馈电阻的连接点与放大单元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匹配电路包括均值电感和均值电容;均值电感的一端与放大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输出电阻和正反馈电阻的连接点相连接;均值电感与输出电阻及正反馈电阻的共同连接点通过均值电容连接于参考地。
进一步,扬声器中设置有用于产生声音的音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平市金马士音频设备有限公司;方炳钧,未经恩平市金马士音频设备有限公司;方炳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