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音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和音效再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2134.0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李高峰;罗京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边 高音扬声器 一体地 音圈 振膜 高音 外侧连接边 振动单元 连接边 磁回 音效 超高频 耦接 制造 延伸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高音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和音效再现方法,其中所述高音扬声器包括一磁回单元、一音圈、一面板以及一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一倒凹振膜和一弹性悬边,其中所述弹性悬边包括一悬边主体和分别一体地延伸于所述悬边主体的一内侧连接边和一外侧连接边,在所述弹性悬边的所述内侧连接边一体地结合于所述倒凹振膜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同时,所述弹性悬边的所述外侧连接边一体地结合于所述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其中所述音圈的一个端部被设置于所述倒凹振膜,所述音圈的另一个端部被耦接于所述磁回单元。所述高音扬声器能够产生2560Hz以上的高频的高音,甚至能够产生40kHZ以上的超高频的高音,以极大地提高所述高音扬声器的高音表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扬声器领域,尤其涉及一高音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和音效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产生声波。当声波通过任何物质去传播形成一振动频率,且这种振动频率在20Hz到20kHz之间时是人类耳朵可识别的声音。现有常见的声效装置,例如扬声器或喇叭,通常是一种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换能器件或电子组件。所述声效装置通常包括一扬声器框架,并由所述扬声器框架支撑的一振膜,与所述振膜耦联的一音圈,以及与所述音圈电磁感应的一磁回单元,从而所述磁回单元诱导所述音圈往复运动去驱使所述振膜振动,进而藉由所述振膜以鼓动空气的方式展现声音。也就是说,将所述振膜安装在所述扬声器框架的一开口处,其中当电磁地诱导所述音圈往复运动时,相应地所述音圈驱动了所述振膜来回振动,并在所述振膜来回振动时以鼓动空气的方式产生声音。
在传统的扬声器通常还包括有一定心支片,其用于支撑所述音圈和所述振膜的结合部位,以限制所述音圈和所述振膜的运动方向。由于所述定心支片较大的弹力,因此在作动时常导致所述振膜在往复运动时的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而且所述定心支片常使得所述音圈以非线性的方式运动。因此一旦所述音圈没有对准所述音圈的中心轴运动而出现偏斜,所述音圈可能会刮碰到所述扬声器的内侧,从而使所述音圈的保护涂层将会逐渐地受到损坏。进一步地说,在传统扬声器中,所述定心支片会导致所述音圈偏离其轴向位移的方向产生较大的左右晃动和位移,从而导致声音不纯。另外,在传统的扬声器中因为需要设置所述定心支片,因此,在所述音圈和所述扬声器框架之间需要提供较大的空间以供容纳所述定心支片,这导致所述音圈的外壁到所述扬声器框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进而限制了扬声器的小型化。
另外,传统的高音扬声器还包括有一悬边,其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框架和所述振膜之间,主要是因为所述振膜的圆边与所述扬声器框架不是直接接触的。特别地是,所述弹性悬边对频率响应也有不同的影响,除了型式结构外,其材质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常见的有布、泡棉、和橡皮等,其中泡棉的缺点是容易腐烂,布则是需要结合高分子材料来进一步的加强特性,制造工艺耗时耗力,而橡皮悬边就没有这些缺点,而且它的阻尼特性也好,但橡皮悬边的单体价格较高。这些扬声器的所述弹性悬边不管选用何种材质,其组合时都是经由胶粘的方式,即将所述振膜和所述弹性悬边以胶粘在一起以及将所述弹性悬边和所述扬声器框架以胶粘在一起,这样的制程很麻烦又不稳定,特别是在布的悬边,每一道工序都要胶水粘合。另外,在传统扬声器的高音部分是依靠所述振膜的特殊材质去增加高频的延伸度,这样的缺点是制程复杂以及成本高昂。更为重要的是,胶粘所述振膜和所述弹性悬边以及胶粘所述弹性悬边和所述扬声器框架的方式,导致所述弹性悬边容易从所述振膜和/或所述扬声器框架上脱落或者松动而导致扬声器的音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扬声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众所周知的是,对于高音扬声器来说,所述振膜的来回振动频率比较高,长期的且高频的来回振动容易导致所述弹性悬边和所述振膜以及所述弹性悬边和所述扬声器依靠胶水保证的连接稳定性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2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