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极不可拆线插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6098.7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颜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合发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H01R24/28 | 分类号: | H01R24/28;H01R27/00;H01R13/17;H01R4/48;H01R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孔 插极 插头 旋转座 拆线 二极 紧配合 前部 电线 电学技术领域 插头本体 二极插座 平行设置 三极插座 呈片状 体内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极不可拆线插头,属于电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插头只能适用于二极插座或者三极插座,使用范围小的问题。本二极不可拆线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本体的前部具有两个呈片状的插极,本体的后部设有电线,电线内具有两条分别与两个插极连接的导线,本体内具有贯穿于本体前部的容纳孔一和容纳孔二,容纳孔一与容纳孔二平行设置,第一插极位于容纳孔一内,第二插极位于容纳孔二内,容纳孔一内紧配合有旋转座一,第一插极固定在旋转座一上,容纳孔二内紧配合有旋转座二,第二插极固定在旋转座二上。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头,特别是一种二极不可拆线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相电源插头有二极和三极两大类,一般二极插头与三极插座不能兼容。现有的技术通过插头插极的旋转变角,使二极插头也可使用于三极插座。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变角多用单相二极电源插头[申请号为:91200862.8],它采用柔软、富有弹性的绝缘材料设计成截面近似于∞形状的插头,用捏合力改变两插极的相对夹角。
虽然上述的插头可适用于二极插座和三极插座,但在使用过程中,插头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带动插极复位,致使插极与插座之间接触不良,捏合次数过多后会导致插头报废,插头的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二极不可拆线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所述本体的前部具有两个呈片状的插极,所述本体的后部设有电线,所述的电线内具有两条分别与两个插极连接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具有贯穿于本体前部的容纳孔一和容纳孔二,所述的容纳孔一与容纳孔二平行设置,第一插极位于容纳孔一内,第二插极位于容纳孔二内,所述的容纳孔一内紧配合有旋转座一,第一插极固定在旋转座一上,所述的容纳孔二内紧配合有旋转座二,第二插极固定在旋转座二上。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的容纳孔一内设有弹性件一和与其中一条导线连接的导体一,所述弹性件一的一端作用在容纳孔一的端部,其另一端作用在导体一上,在该弹性件一的作用下所述的导体一始终抵靠在上述的第一插极上。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的弹性件一为弹簧。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的容纳孔二内设有弹性件二和与另一条导线连接的导体二,所述弹性件二的一端作用在容纳孔二的端部,其另一端作用在导体二上,在该弹性件二的作用下所述的导体二始终抵靠在上述的第二插极上。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的弹性件二为弹簧。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起标识作用的凸起:凸起一、凸起二、凸起三和凸起四,所述的凸起一与处于二极状态时的第一插极对应设置,所述的凸起二与处于三极状态时的第一插极对应设置,所述的凸起三与处于二极状态时的第二插极对应设置,所述的凸起四与处于三极状态时的第二插极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的旋转座一由膨胀的橡胶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二极不可拆线插头中,所述的旋转座二由膨胀的橡胶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二极不可拆线插头具有以下优点:
可随意旋转第一插极和第二插极,使其能满足二极插座和三极插座,使用范围广;在旋转座一和旋转座二旋转时,导体一和导体二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抵靠在第一插极和第二插极上,结构设计合理,接触良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图1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合发机械厂,未经台州市合发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