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硫气田分硫排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5770.0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9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法春;尚德斌;莫琼;高继峰;李明和;韩璐媛;杭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B65G6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硫 气田 分硫排硫 装置 | ||
1.一种高含硫气田分硫排硫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液固分离罐(1)、螺旋输硫器(2)、硫罐车(3)以及数据采集控制模块(4),液固分离罐(1)为卧式高压容器,液固分离罐(1)左右两端靠近底部位置各设置一个排水管(5),液固分离罐(1)内部设置有积硫室(6),积硫室(6)内设置有隔硫栅(7),硫水混合物入口管(8)从液固分离罐(1)顶部穿过隔硫栅(7)的导向孔(20)深入到积硫室(6)内部,积硫室(6)底部的排硫口(9)通过连接法兰(10)与螺旋输硫器(2)的输硫管(11)相连,螺旋输硫器(2)的卸硫管(12)通过快速管接头(13)与硫罐车(3)的高压进料软管(14)相连;液固分离罐(1)外壁安装有水位监测探头(15),水位监测探头(15)安装高度为液固分离罐(1)高度的2/3;积硫室(6)圆筒体(18)外壁上设有积硫高度监测探头(16),积硫高度监测探头(16)与圆筒体(18)顶端距离为隔硫栅(7)的厚度,水位监测探头(15)以及积硫高度监测探头(16)通过电缆与数据采集控制模块(4)相连,螺旋输硫器(2)的电机(17)亦通过电缆与数据采集控制模块(4)相连;
所述的积硫室(6)上部为圆筒体(18),下部为锥筒体(19),锥筒体(19)的锥角不大于100°,圆筒体(18)内设有隔硫栅(7),排硫口(9)设在锥筒体(19)末端,排硫口(9)处设有连接法兰(10);
所述的隔硫栅(7)为圆形盘状结构,中心设有导向孔(20),隔硫栅(7)直径比积硫室(6)的圆筒体(18)内径小2-5mm,其导向孔(20)直径比硫水混合物入口管(8)外径大1-2mm,隔硫栅(7)采用多孔材质,材质密度介于水和固体硫密度之间,能以硫水混合物入口管(8)为导向杆上下浮动;
所述的螺旋输硫器(2)由输硫管(11)、螺旋体(21)、卸硫管(12)以及电机(17)组成,输硫管(11)入口设有连接法兰(10),螺旋体(21)由螺旋叶片(26)沿中心轴绕制而成,螺旋体(21)材质为抗硫化氢腐蚀、耐磨损金属材质,螺旋体(21)安装在输硫管(11)内,与输硫管(11)保持同轴,螺旋叶片(26)外缘与输硫管(11)内壁保持1-2mm间距,螺旋体(21)一端与电机(17)输出轴相连,另一端深入到积硫室(6)锥筒体(19)内部,卸硫管(12)安装在靠近电机(17)一侧的输硫管(11)上,与输硫管(11)夹角不大于50°,卸硫管(12)上安装有密封阀(25),卸硫管(12)末端安装有快速管接头(13);
所述的硫罐车(3)为高压卧式容器,设有高压进料软管(14),高压进料软管(14)入口通过快速管接头(13)与螺旋输硫器(2)的卸硫管(12)相连接,高压进料软管(14)上安装有密封阀(25);硫罐车(3)的顶部设置有截断阀(22),截断阀(22)出口设有放空管接头(23),放空管接头(23)与集气站放空管线相连;
所述的液固分离罐(1)和硫罐车(3)的顶部均安装有安全阀(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57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驱油藏最优井位部署技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向井微复合造斜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