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扎带安装的电子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4008.0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2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热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安装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使用扎带安装的电子标签,属于电子标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095995.0的一种电子标签,包括标签芯、标签壳,标签芯容置在标签壳内,所述标签壳,底部为圆锥状,中部为圆柱状,上部为球面状,标签壳的中部周边形成有螺纹,标签壳为聚醚醚酮材质。本发明的电子标签能够在钻杆上可靠安装,不易脱落磨损,并且能耐受高温、高压和强碱腐蚀。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电子标签安装方式固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柱状、通孔物品上电子标签的安装,不便于更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扎带安装的电子标签,以解决电子标签安装方式固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柱状、通孔物品上电子标签的安装,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使用扎带安装的电子标签,其结构包括下端件、安装孔、标签壳体、标签槽、标签芯片、弹动器、插头、固定圈、扎带,所述标签壳体为便携矩形板体结构,一侧设有安装孔,所述标签壳体内腔一体成型为内嵌结构,采用面朝上、底朝下的安装方式,所述标签壳体右上通过安装孔与扎带活动连接,所述扎带呈拱门形结构,前后两端直径相等,位于标签壳体上侧位置,所述标签壳体内腔设有标签槽,采用内凹一体成型方式,所述标签芯片通过标签槽与标签壳体连为一体,所述标签壳体通过安装孔与下端件相连接,所述标签壳体左侧位置设有弹动器;所述弹动器由弹性垫、底槽、推板、外伸件、下压杆、弹簧、限位杆组成,所述弹性垫活动设在底槽外侧位置,所述底槽内腔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壁螺旋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与推板相连接,所述推板侧边与下压杆垂直连接,所述下压杆安设在外伸件一侧,所述弹性垫为上端,在插头下落时与之相嵌合。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插入弹动器内时,与标签壳体构成锁器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槽内置标签芯片,导线圈设在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设在扎带左前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扎带前段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前段位置设有插头,两者间的距离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槽为圆形结构,槽边设有等距排列的圆珠。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顶住外壳体内壁。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使用扎带安装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由标签芯片安装置于标签槽内形成的矩形板体结构,通过插头将扎带插入弹动器内,采用了扎带方式进行安装,通过弹动器实现拔插功能,首先抵住外伸件,在插头下插的同时按下下压杆,使得推板带动弹簧在限位杆上伸缩,利用底槽出口位置上的弹性垫收紧对插头的钳制,实现插入收紧作用,拔出时再按下下压杆,直到插头完全脱离与弹性垫的连接时再放开,拔插便利且易于多样形状物品上的电子标签的安装作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使用扎带安装的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弹动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标签壳体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端件-1、安装孔-2、标签壳体-3、标签槽-4、标签芯片-5、弹动器-6、弹性垫-601、底槽-602、推板-603、外伸件-604、下压杆-605、弹簧-606、限位杆-607、插头-7、固定圈-8、扎带-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热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热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40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