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能型钢粗轧机组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4595.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光平;张昱;徐洪;黄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0 | 分类号: | B21B31/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辊小车 轧机 粗轧机组 区域位置 辊系 控制程序 安全联锁 工作负担 横移小车 操作工 车体 横移 滑轨 车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能型钢粗轧机组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控制单元:万能型钢粗轧机组U1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单元;万能型钢粗轧机组E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单元;万能型钢粗轧机组U2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单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采用的万能型钢粗轧机组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的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利用该控制方法可以准确地识别轧机换辊小车当前所在的区域,由此可靠地实现了轧机换辊小车与辊系横移小车间的安全联锁,减轻操作工的工作负担,彻底杜绝辊系横移小车将轧机换辊小车的滑轨、车体以及传动机构挤坏的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业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型钢轧制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万能型钢粗轧机组轧机换辊小车区域位置识别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大H型钢万能型钢粗轧机组的3架轧机,即1#万能型钢粗轧机(简称U1)、型钢轧边机(简称E)以及2#万能型钢粗轧机(简称U2),为了便于换辊,除了每架轧机设置了一台独立的换辊小车,另外还设置了一台用于三架轧机辊系小车整体横移的辊系横移小车。
每台换辊小车机构由安装在基础钢结构上的两条换辊小车滑轨以及一根换辊小车传动齿条、换辊小车本体结构框架,以及安装在其下部的4个小车轮、换辊小车齿条传动齿轮、换辊小车传动减速机、换辊小车传动电动机以及电动机编码器等所组成。
辊系横移小车机构则由安装在基础钢结构上的两条辊系横移小车滑轨、辊系横移小车本体结构框架以及安装在其下部的12个小车轮、辊系横移小车驱动液压缸等所组成。
马钢万能型钢粗轧机组换辊小车及辊系横移小车的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万能型钢粗轧机组换辊时,轧钢操作人员首先用换辊小车将三架轧机在线待换辊系小车从轧机中分别拖至辊系横移小车上,之后三架轧机换辊小车分别独自后移至换辊小车等待区,并且在现场仔细确认三架轧机换辊小车均处于换辊小车等待区后,操作工才能操作辊系横移小车向轧制线下游方向横移;
辊系横移小车横移到位后,三架轧机的换辊小车分别前移将各自待上线的辊系小车推入机架中,在待上线的辊系小车进入机架后,换辊小车将独自后移至换辊小车等待区,同样在现场仔细确认三架轧机换辊小车均处于换辊小车等待区后,操作工才能操作辊系横移小车向轧制线上游方向横移,辊系横移小车横移到位后,三架轧机的换辊小车首先分别前移与下线的辊系小车相连接,然后将下线的辊系小车拖至换辊小车等待区内的辊系更换位置,至此整个万能型钢粗轧机组轧机辊系更换完毕。
针对辊系横移小车与轧机换辊小车间的安全联锁,原辊系横移小车与各轧机换辊小车之间的安全联锁仅仅是通过换辊小车位置编码器的位置检测来实现,即当各换辊小车的位置编码器均指示换辊小车处在辊系等待区时,辊系横移控制单元才允许辊系横移小车进行横移操作。
可以说,在各换辊小车位置编码器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辊系横移小车与各轧机换辊小车之间的这种安全联锁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实际换辊过程中,因辊系在辊系小车上的摆放位置与机架开档不对中,换辊小车在将辊系送入机架的过程中,时常发生待进入机架的辊系与机架牌坊发生磕碰现象,使得换辊小车在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卡阻,这样导致换辊小车在其移动的滑轨上出现弹跳现象;
而在换辊小车卡阻弹跳的过程中,其驱动电动机及其位置编码器仍然在旋转,这样,必然导致换辊小车位置编码器不能正确反映换辊小车的实际位置,由此换辊小车位置编码器也不能正确反映换辊小车是否处在辊系等待区。
另外,换辊小车位置编码器时常有因故障而退出运行的情况。
由此可知,仅仅依靠换辊小车位置编码器是无法保证辊系横移小车与换辊小车间的安全联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4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