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Cl气体合成开车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1716.0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陈徐飞;王俊飞;何飞;赵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1 | 分类号: | C01B7/01;F23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炉 点火 供气 点火系统 检测 合成 开车 氮气 火焰检测器 空气补充阀 温度传感器 氯气 补充空气 点火信号 检测结果 气体样品 气体置换 信号传输 氢气 抽负压 点火枪 成功 炉内 抽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HCl气体合成开车工艺,步骤为:分别从氢气供气与氯气供气处抽取气体样品进行检测,向合成炉内通入氮气,将合成炉内原先的气体置换出去;然后,打开空气补充阀,向合成炉内补充空气,并对合成炉进行抽负压;由DCS给点火枪发出点火信号,点火系统工作,进行点火;点火系统中的火焰检测器或温度传感器对炉内的火焰或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信号传输给DCS;DCS在接收到信号后,持续5s,判断点火是否成功,并在成功后进行供气,正常工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只需一步点火检测即可判断是否点火成功,非常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HCl气体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HCl气体合成开车工艺。
背景技术
氯化氢合成工况极其复杂,具有强腐蚀性,氯气和氢气燃烧点中心火焰2000摄氏度左右,并伴有冷凝盐酸介质对燃烧器装置的侵蚀。目前,对于氯化氢合成炉采用自动点火枪进行点火,点火时,没有针氯化氢合成炉自动点火的点火系统与控制方法。因此急需压法一种操作安全可靠,点火过程实现自动点火的氯化氢合成炉自动点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104501206A中就提到了氯化氢合成炉自动点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在氯化氢合成炉炉口侧边的点火枪和火焰监测器以及同时并列串接在氯化氢合成炉炉口底部的氯气进气管线、氢气进气管线以及氮气管线,所述点火枪的空气进口串接一点火空气管线,所述点火枪的氢气进气口串接一点火氢气管线,该点火氢气管线的输入端同时与氢气进气管线的输入端以及氮气进气管线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自动点火系统结构紧凑,操作安全可靠,点炉时不需要直接与氢气接触,只需按下点火键,系统就自动检测和完成整个点火过程,非常安全、便捷。
而上述点火系统在进行点火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点火成功,需要进行三次火焰检测,而且既需要机器确认,又需要进行人工确认,非常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只需一步点火检测即可判断点火是否成功的HCl气体合成开车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HCl气体合成开车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气体检测:分别从氢气供气与氯气供气处抽取气体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氢气与氯气均满足要求;
b)炉内气体置换:首先,向合成炉内通入氮气,将合成炉内原先的气体置换出去;
c)通气抽压:然后,打开空气补充阀,向合成炉内补充空气,并对合成炉进行抽负压,使得合成炉内的压力达到-10Pa;
d)点火:由DCS给点火枪发出点火信号,点火系统工作,进行点火,点火系统包括设置在氯化氢合成炉炉口侧边的点火枪和火焰检测器或温度传感器;
e)点火检测:点火系统中的火焰检测器或温度传感器对炉内的火焰或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信号传输给DCS;
f)点火判断:DCS在接收到信号后,持续5s,判断点火是否成功,若5s内信号中断,则点火不成功,需重新点火,若5s内持续收到信号,则点火成功,并再持续5s后,打开氢气供气管路上阀门,开始进行氢气供气,在氢气供气持续10s后,再打开氯气供气管路上的阀门,开始进行氯气供气;
g)供气提量:在进行正常供气后,由人工控制阀门,使得炉内的气体的含量达到H2:Cl2=1:1.0-1:1.05;
h)正常工作:在供气提量后,关闭空气补充阀,进行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f中,氢气的供气速度为35Nm3/h,氯气的供气速度为30N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1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