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锭制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4533.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嘉萌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C22B21/06;C22B9/10;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土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锭 工艺 | ||
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锭制坯工艺,涉及重熔用铝锭加工工艺技术领域。该铝锭制坯工艺,包括:S1:制备铝水,将铝锭放入熔铝炉内加热至转变为铝水;S2:转炉,将铝水转存到保温炉内;S3:保温暂存,保温炉内温度为700℃~750℃,炉内压强为2~3倍标准大气压,炉内湿度不超过75%,保温时间为10min~20min;S4:压铸,通过压铸机将保温炉内保温处理后的铝水注入相应的模具中;S5:冷却,将模具取下进行冷却处理,使铝水在模具中逐渐成型;S6:打磨毛刺,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并人工处理打磨铸件上的毛刺后,得到毛坯件。本方案可以减少毛坯件上的气孔数量,减少毛坯件的断裂情况,从而降低废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熔用铝锭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锭制坯工艺。
背景技术
“铝锭制坯”指用铝锭作为原材料,通过高温制成铝水,再经过压铸机注入相应的模具后冷却成型,最后得到铝合金毛坯件的过程。
铝水指铝锭高温熔成的液态的铝。
其过程大致为:
制备铝水、铝水保温储存、通过压铸机将铝水注入模具、冷却模具、最后脱模并打磨毛刺。
其中,因为铝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水和铝在高温下生成氢气,氢气在铝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铝水注入模具冷却成型的过程中,溶解在铝水中的氢气会在毛坯件上形成气孔,影响毛坯件的性能。
因此,实际生产中,铝水在注入模具前,需要用精炼剂对铝水进行精炼。精炼剂进入铝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气、一氧化碳和氨气。其中氮气占比70%以上,一氧化碳占比20%左右,剩余少量为氨气。氮气在铝液中聚集形成气泡,并相对于铝液上升,最后扩散到空气中。氮气在铝液中游走的过程中,氢气会融入气泡内,随氨气一同排入空气。
但是,由于氮气的上升速度影响氢气的融入量,而氮气的上升速度又受铝液粘稠度的影响,铝液粘稠度主要因铝锭的材质和当前铝液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铝锭制坯工艺,针对GB/T 1196-2008规定的铝锭,进行工艺改良,减少毛坯件中的气孔的产生,从而提高成品质量。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锭制坯工艺,包括:
S1:制备铝水,将铝锭放入熔铝炉内加热至转变为铝水;
S2:转炉,将铝水转存到保温炉内;
S3:保温暂存,保温炉内温度为700℃~750℃,炉内压强为2~3倍标准大气压,炉内湿度不超过75%,保温时间为10min~20min;
S4:压铸,通过压铸机将保温炉内保温处理后的铝水注入相应的模具中;
S5:冷却,将模具取下进行冷却处理,使铝水在模具中逐渐成型;
S6:打磨毛刺,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并人工处理打磨铸件上的毛刺后,得到毛坯件。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S1:制备铝水,包括,
投料,将铝锭摆放成堆放置到熔铝炉内,铝锭采用层层叠放的方式,且相邻两层的铝锭沿长度方向交叉设置,同层的铝锭之间相互平行,且同层相邻的两铝锭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铝锭宽度的五分之一,铝锭堆成凸台形,即每层铝锭构成的几何面积沿随铝堆堆积的高度铸件变小;
加热,开启熔铝炉,使熔炉上的燃烧器对铝堆喷火加热,直到铝锭转化为铝水,此时炉内环境温度为700℃~780℃;
保温,铝锭全部转变为铝水后,关闭燃烧器,依靠熔铝炉自身的加热装置为铝水持续提供热量,保证铝水保持在液态,即保持铝水的温度在680℃~7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嘉萌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嘉萌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4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铸造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