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268.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鑫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涡流 除雾装置 管束 叶扇 导流环板 焦炉烟道气 烟气出口处 冲洗装置 从上至下 烟气出口 挡水板 除雾 | ||
本发明涉及焦炉烟道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内设有导流环板和冲洗装置,还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涡流叶扇、第二涡流叶扇和第三涡流叶扇,所述导流环板位于第二涡流叶扇和第三涡流叶扇之间;所述管束除尘除雾装置一侧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处设有挡水板。其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除尘除雾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烟道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PM2.5/PM10污染、雾霾天气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新《环保法》的施行,“按日处罚、上不封顶”,环保执法力度将空前加大!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作为污染排放大户,焦化行业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按照国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步实施的管理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焦化行业开始执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在经过两年过渡期之后,现有焦化企业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即焦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30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150毫克/标准立方米,颗粒物排放15毫克/标准立方米。
目前焦化行业还没有一种经济、可靠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因此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除尘与除雾效果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内设有导流环板和冲洗装置,还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涡流叶扇、第二涡流叶扇和第三涡流叶扇,所述导流环板位于第二涡流叶扇和第三涡流叶扇之间;所述管束除尘除雾装置一侧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处设有挡水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可选的,所述烟气出口位于所述管束除尘除雾装置一侧上端部位。
可选的,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烟气出口成45度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涡流叶扇、所述第二涡流叶扇和所述第三涡流叶扇三者之间间隔相等。
可选的,所述冲洗装置出水处设有有多个角度不同的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由于涡流叶扇的导向作用而使烟气旋转上升,在涡流叶扇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雾滴与粉尘向管壁运动,在运动过程发生中相互碰撞并凝聚成较大的液滴,液滴被甩向筒体内壁表面,与壁面附着的液滴层接触后一同落入下端,实现除尘与除雾。所述涡流叶扇有三层,加强除尘与除雾效果。导流环板用来提高所述焦炉烟道气的运动速度,加强除尘与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管束除尘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21-第一涡流叶扇,622-第二涡流叶扇,623-第三涡流叶扇,624-冲洗装置,625-导流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权利要求书和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
一种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如图1所示,管束除尘除雾装置内设有导流环板625和冲洗装置624,还设有从上至下的第一涡流叶扇621、第二涡流叶扇622和第三涡流叶扇623,所述导流环板625位于第二涡流叶扇622和第三涡流叶扇623之间;所述管束除尘除雾装置一侧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处设有挡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鑫,未经蒋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急冷脱硝联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甲醛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