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247.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起利;童瑞敏;韦星任;蔡飞;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曝气生物滤池 初级过滤区 预处理区 污水处理装置 澄清区 排污口 河道污水 出水端 进水端 净水 伸入 水体 澄清 抗冲击能力 污水 内在结构 固定的 岸边 隔离 污染 | ||
1.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设有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曝气生物滤池(3),所述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都固定设置在河道内,所述河道在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内的水体与河道在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之外的水体隔离,所述预处理区(8)作为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与河道岸边的排污口直接连通,所述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的水体流动方向为预处理区(8)到初级过滤区、初级过滤区到澄清区(9),所述预处理区(8)内分布有超纤维人工水草(1),所述初级过滤区内分布有初滤填料(2),所述初级过滤区位于预处理区(8)与澄清区(9)之间,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位于在河道岸边,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上设有污水进水端、净水出水端,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污水进水端伸入在澄清区(9)内,所述曝气生物滤池(3)的净水出水端伸入在河道在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之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设有水体隔离组件,所述水体隔离组件包括水池布(4)、浮球(5)、定位块(7),所述水池布(4)为矩形结构,所述水池布(4)在一侧的长边部位分布有间隔排列的浮球(5)、水池布(4)在另一侧的长边部位分布有间隔排列的定位块(7),所述水池布(4)的宽边部位都固定在河岸处,所述水池布(4)设有浮球(5)的长边部位露出在水面、水池布(4)设有定位块(7)的长边部位置于河底,所述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位于水池布(4)与河岸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布(4)的两个长边部位都设有两片软连接段,所述水池布(4)连接浮球(5)的长边部位的两片软连接段都与浮球(5)连接,所述水池布(4)连接定位块(7)的长边部位的两片软连接段各连接一组定位块(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定位块(7)的软连接段的长度大于连接浮球(5)的连接阶段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填料(2)包括网框(10)、卵石层(11)、沸石层(12),所述卵石层(11)、沸石层(12)设置在网框(10)内且在预处理区(8)、初级过滤区、澄清区(9)的水体流动方向上依次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2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居民小区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