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9244.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谢逸萍;孙厚俊;张成玲;杨冬静;赵永强;孙杨;孙明芳;张梅;孙厚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4B5/00 | 分类号: | B04B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组织 马铃薯 腐烂 线虫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将5ml 25%(W/V)Pluronic F‑127水溶液加到细胞培养板中,室温静置30min形成半固态凝胶;将发病薯块切成2‑4mm薄片,于培养板孔边缘浸入Pluronic凝胶中,静置2h,使茎线虫从植物组织中游出;用移液器沿培养板孔另一侧缓慢吸取含有茎线虫的Pluronic凝胶,装入2ml离心管,在4℃放置20min使凝胶溶解,后离心使线虫沉淀,弃上清,加入1ml灭菌水清洗茎线虫,离心、回收茎线虫,经3‑5次重复清洗、离心回收后即获得纯净的茎线虫悬浮液。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茎线虫的分离效率及分离产物的纯净度,有效满足茎线虫病的研究工作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织中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属农业植物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Thorne)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寄主范围包括100多种重要经济作物及杂草。在中国腐烂茎线虫主要为害甘薯,通常可造成甘薯减产20-50%,甚至绝收。此外,该线虫还可为害马铃薯、花生、大蒜、胡萝卜、人参等重要经济作物,现已成为众多研究项目的焦点。
获取充足、纯净的实验材料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目前通用的腐烂茎线虫分离方法主要为漏斗法和浅盘法,操作方法可简单表述为将一个筛盘和一个盛水盘套放在一起,在筛盘上放一层滤纸或面巾纸,用水淋湿。将发病的植物组织切碎后放在滤纸上,向底部盛水盘中加水,淹没植物组织即可,室温下放置24h。由于腐烂茎线虫具有亲水性,浸泡分离期间线虫会从植物组织中游出,再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游出的线虫会逐渐沉降到容器底部,此时收集容器底部的浸泡液即得到线虫悬浮液。
上述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游出的线虫需主动穿过滤纸或面巾纸才能到达容器底部,大大降低了茎线虫回收效率。其次,长时间浸泡会导致滤纸或面巾纸破损,纸的残渣和植物组织都会混入线虫悬浮液,很难获得洁净的线虫。第三,为提高茎线虫对滤纸的通过率,就只能延长浸泡提取时间。然而长时间的浸水会导致发病植物组织内杂菌的快速繁殖,增加茎线虫的死亡率。此外,为得到较为干净的茎线虫,许多实验室利用镰刀菌培养茎线虫,然而该方法从开始培养到收集需要40-50d的时间,周期很长,且每个培养皿仅能收集到10000-40000头茎线虫,成本高,效率低。因此开发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分离产物干净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分离方法,将对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能提供大量、干净的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满足茎线虫病的研究工作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Pluronic F-127放入烧杯中,按照Pluronic F-127浓度为25%的比例向烧杯中加入灭菌水,然后将烧杯在冰浴条件下搅拌过夜,待Pluronic F-127完全溶解,溶液澄清透明后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
2)取灭菌的细胞培养板,向培养板的每个板孔中加入5ml Pluronic F-127溶液,室温静置30min使Pluronic F-127溶液形成半固态凝胶,得Pluronic胶;
3)将发病薯块切成2-4mm的薄片,用镊子夹取病薯片沿板孔一侧贴壁轻轻放入Pluronic胶中,室温下静置2h,使茎线虫从植物组织中游出;
4)用移液器沿板孔另一侧吸取含有茎线虫的Pluronic胶;
5)将吸取的含有茎线虫的Pluronic胶装入2ml离心管,在4℃冰箱中放置20min使Pluronic胶溶解,离心使茎线虫沉淀,弃去上层Pluronic胶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9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扣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从火龙果皮中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