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递归的SC译码部分和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6692.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琼;韩琦;刘兆庆;王亚星;乐丹;王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3 | 分类号: | H03M13/13;H04L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递归 sc 译码 部分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递归的SC译码部分和确定方法及装置,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递归的SC译码算法调用递归函数的次数太多,空间复杂度比较高的缺点而提出的。非递归的SC译码部分和确定方法包括:将与对应的M0节点的部分和进行输出;其中M0节点表示以为根节点的子树的叶子节点;ki为估计时似然比计算的最大递归深度;执行如下运算共2k‑1次,用于计算节点Mk的部分和:0≤i<2k‑1;沿着最右侧的边往上计算直至节点最后输出的值。本发明通过采用非递归的方式实现SC译码算法,将递归函数调用次数降为0次,提高了译码速率。此外通过对似然比与部分和采用时分复用的存储方式,将算法空间复杂度降为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道编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递归的SC译码部分和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C(Successive Cancellation)是极化码(Polar Code)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译码算法。极化码具有香农限可达的纠错性能。与LDPC相比,不但具有更好的纠错性能,并且具有更低的编译码复杂度。极化码目前在信道编码领域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在传输消息之前,通信双方首先需要确定期望的信道传输码率,记为R。由香农定理,为了可靠传输需满足R≤I(W)。然后通信双方需要根据信道挑选方法从N个极化信道中挑选出NR个使得信道WN的可靠性尽可能地高,记K=NR。这些被选中的极化信道的序号称为信息位,未被选中的极化信道的序号被称为冻结位。记信息位的集合为I,冻结位的集合可记为Ic,最后,通信双方需要约定冻结位上填充的比特值,记为因此极化码可由四元组表示。
发送方通过极化码编码操作将编码为后,通过信道W经由N次发送给接收方,设接收方接收到的比特串为该过程也可以看作在组合信道WN上输入消息为输出消息为的传输过程。接收方需要根据以及四元组信息估计的值,记为组合信道WN由N个极化信道组成,第i个极化信道的输入为ui,输出为与因此比特ui的估计值可根据与部分估计序列计算。由于的计算依赖于SC译码算法需要对逐个进行译码判决。
SC译码器按式(1)依次计算比特的值,
其中为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定义为
公式(2)可通过递归公式(3)与(4)计算,
其中
g(a,b,s)=a1-2s·b (6)
现有的基于软件平台实现的SC译码算法均采用递归的方式实现,例如文献[1-3]。SC译码算法的递归实现来源于SC译码器的递归树形表示。图1给出了N=8时SC译码器的递归树形表示,其中节点Mk表示第N/2k层的2k个似然比计算单元,表示第N/2k层,第i个似然比;表示第N/2k层,第a个似然比到第b个似然比的b-a+1个似然比;表示第N/2k层,第i个部分和,表示其估计值;表示第N/2k层,第a个部分和到第b个部分和的b-a+1个部分和,表示其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