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纱卷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5334.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汪舒生;杨丽萍;夏东劼;邓超群;胡海强;竺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H49/38 | 分类号: | B65H49/38;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自动 上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纱卷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动力机构、底架、上料机构、单向止动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时,将物料纱卷装在载料杆上,动力机构控制活动杆向上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活动架向远离承载框架的方向运动,直至将物料纱卷送至料架上,动力机构控制活动杆向下运动,带动活动架作逆向恢复运动,挡片和挡块相配合,令物料纱卷留在料架上,实现上料;下料时,动力机构驱动拨料杆插入纱卷料壳内,活动杆向下运动,带动活动架向靠近底架的方向运动,与此同时,上料机构带动转动轴转动,拨料杆旋转向上倾斜,将纱卷料壳顶起带出,转动轴继续转动,纱卷料壳沿着拨料杆滑下,实现机械上下料,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工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织纱卷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化学纤维的机械虽然包括多种化工机械,现被认为是纺织机械的延伸,属广义的纺织机械。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纺织机械制造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制造整台机器的,另一类是制造专用零配件的 (如锭子、摇架、钢领、钢丝圈、织针、针布、综丝、停经片等)。制造整台的纺织机械厂专用设备占全厂设备的比例不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换品种生产其他机械。制造专用零配件的工厂专用设备、专用流水线的比例较大(特别是织针、针布),变换品种比较困难。在各加工工种中,铸工比例在逐步缩小,冷冲压、磨削、电镀、抛光等所占比重在逐步增加。数控机床、多工位自动机床局部取代专用机床,使生产的适应性、灵活性增强。
然而,现有的纺织机械种类繁多,但是纺织行业仍然依靠人工进行上下料操作,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延长了加工周期、加重了操作人员工作负担,不利于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纺织行业没有专门的上下料机械的现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纱卷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纺织行业具有专门的上下料机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工作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纱卷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底架、上料机构、单向止动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底架包括承载框架、活动杆和固定板,所述承载框架和所述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承载框架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动力机构传动相连;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活动架、载料杆和连杆,所述载料杆设置于所述活动架上,所述活动架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架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铰接;
所述单向止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框架相连接,所述单向止动机构包括横杆、活动挡片和挡块,所述横杆与所述载料杆平行设置,所述活动挡片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横杆的底部;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转动轴和拨料杆,所述拨料杆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承载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活动架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单向止动机构还包括立杆和连接片,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立杆上,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立杆的两端,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承载框架相连,所述单向止动机构的数量与所述载料杆的行数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未经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5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