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换热阻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2964.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进;杨志伟;于蕾;潘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海创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4/02 | 分类号: | A62C4/02 |
代理公司: | 32108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换热阻 火器 | ||
本发明属于阻火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换热阻火器,包括进气管道、两对法兰组、阻火器壳体、出气管道、阻火芯,温度传感器和汽水管道;所述阻火器壳体包括前壁和后壁两部分,阻火器壳体前壁和后壁之间安装有阻火芯,所述壳体后壁由阻火器壳体外壁和阻火器壳体内壁组成,所述阻火器壳体外壁和阻火器壳体内壁之间构成汽水内腔;所述阻火器壳体外壁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汽水交换管构成汽水管道;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阻火器壳体前壁的入口位置外壁上。当阻火器检测到出现爆燃火焰,高温的爆燃火焰经过肋片、阻火芯以及与水进行三次降温换热,从而彻底淬熄,达到节省能源、保护设备安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火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换热阻火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对石油化工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油气已经取代煤炭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由于天然气输运和存储过程中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难性事故屡见不鲜,这给燃气输运和存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阻火器是一种能够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传播的装置,由阻火器外壳、阻火芯和附件组成,它能够预防天然气输运和存储过程中的爆炸事故。目前,阻火器的种类较多,按火焰传播速度分为阻爆燃型阻火器和阻爆轰型阻火器。阻爆燃型阻火器能阻止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火焰通过,阻爆轰型阻火器能阻止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火焰通过。一种优秀的工业用阻火器,可以很好地处理高速爆燃火焰和爆轰火焰带来的的威胁,从而阻止火焰传播到其它易燃易爆的设备中造成更大的灾难,保证人民群众和国家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一般传统阻火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火焰通过阻火芯的许多细小通道之后将变成若干细小的火焰,这些细小火焰和阻火芯的通道壁接触之后进行降温换热,使火焰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从而阻止火焰蔓延。而单纯依靠阻火器中的阻火芯来阻止火焰蔓延是很难达到彻底的淬熄效果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阻火器工作原理中的传热作用这一观点进行阻火器的优化设计。经计算发现,当考虑阻火器壁面对流换热,并且给定壁面传热系数时,狭缝中火焰淬熄效率有一定提升。基于此设计的“一种强化换热阻火器”,在阻火器壳体前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肋片,在阻火器壳体后壁的外壁表面设置有两处截止阀,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未出现爆燃火焰,可燃气可正常通过管道;当检测到出现爆燃火焰,高温的爆燃火焰经过肋片、阻火芯以及与水进行三次降温换热,从而彻底淬熄,达到节省能源、保护设备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强化换热阻火器,包括进气管道、两对法兰组、阻火器壳体、出气管道、阻火芯,温度传感器和汽水管道。
所述阻火器壳体包括阻火器壳体前壁和阻火器壳体后壁两部分,进气管道通过第一法兰组连接阻火器壳体前壁,阻火器壳体后壁通过第二法兰组连接出气管道,阻火器壳体前壁和壳体后壁之间安装有阻火芯,且阻火器壳体前壁和壳体后壁通过阻火器法兰固定;这是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清洗阻火芯。
所述壳体后壁由阻火器壳体外壁和阻火器壳体内壁组成,所述阻火器壳体外壁和阻火器壳体内壁之间构成汽水内腔;在汽水内腔中预先储存一定量的水。
所述阻火器壳体外壁的表面上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且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由汽水交换管连通,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汽水交换管构成汽水管道。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阻火器壳体前壁的入口位置外壁上。
所述阻火器壳体呈喇叭型或圆柱型。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预设温度为可燃气的绝热燃烧温度。
所述阻火芯为:金属丝网型、波纹板型或多孔型,优选波纹板型。
在阻火器壳体前壁外表面还设有肋片,肋片铺满整个前壁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海创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海创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2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