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壳体及使用该绝缘壳体的闸刀式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1362.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1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赖柄源;张忠仁;赖启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映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壳体 使用 闸刀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壳体及使用该绝缘壳体的闸刀式电连接器,该闸刀式电连接器,包括可相互插接或分离的一导电端部与一连接端部;其中,该导电端部包含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夹片、及一绝缘上盖片、绝缘下盖片。而该连接端部则包含一连接座、及一连接端密封件。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除达成密封需求外,还能增加数据及电力传递所需的闸刀端子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电气连接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绝缘壳体及使用该绝缘壳体的闸刀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常用于各式电子端的连接,其中又以闸刀式电连接器还常见于车用电子,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85522号的专利前案;然而,现有的连接器虽然可以达 成连接的目的,但却无法满足现今的规格需求。
由于电子数据的数据量或电力传输需求的增加,现有2P4S规格的6接脚形态已 无法达成传输工艺的需求。故更多接脚的连接器诉求已为今日业界所期待,然而多接 脚的闸刀式结构,必然会导致长度的增加,不但局限应用范围还造成连接时施力的困 扰,且无法确保连接时各接脚连接的确实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壳体及使用该绝缘壳体的闸刀式电连接器,通过结构新设计以克服现有上述结构的缺 失。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提出一种闸刀式电连接器,是包括可相互插接或分离的一导电端部与一连接端部;其中,该导电端部包含一绝缘壳体、多个端子夹片、及一绝 缘上盖片、绝缘下盖片。而该连接端部则包含一连接座、及一连接端密封件。藉由上 述构件的组成,除达成密封需求外,还增加数据及电力传递所需的闸刀端子数。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绝缘壳体,其具有一壳本体、及多个端子槽。该 壳本体具有一阶级端面及一导电端面,其中阶级端面具有高度差的一第一阶梯、第二 阶梯,而导电端面对应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分别凹陷有一第一容室、第二容室。该 各端子槽,是等间距排列分设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且朝顶端面、立端面开放并与 第一容室、第二容室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闸刀式电连接器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示意图(一)。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实施例局部构件示意图(二)。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局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导电端部
10绝缘壳体
12壳本体
122第一阶梯
124第二阶梯
126第一容室
1262第一挡壁
1264上枕块
128第二容室
1282第二挡壁
1284下枕块
14端子槽
142、144卡槽
16锁设环部
18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映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映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1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