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重楼白粉病的中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2204.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石柱南宾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59/0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60 | 代理人: | 贾庆 |
地址: | 4091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重楼 白粉病 中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中药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医药乃“国之隗宝”,发展中药材产业是推进中医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对名贵野生中药材进行驯化,使其能规模化大面积种植,则成为此领域的技术瓶颈。目前,因市场需求旺盛,对野生名贵中药材——重楼的过度采挖,使其濒临绝迹,导致市场价格节节攀升;自2009年以来,我公司组织专业团队,对野生名贵中药材——重楼的生长环境、习性及繁育过程,进行了认真探索研究,同重庆中药研究院合作,总结出一套“野生重楼驯化种植”的成熟技术,改变了依靠采挖野生植株,不能大面积种植的技术难题。然而人工种植过程中仍然经常受到白粉病的困扰,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防治重楼白粉病的药物或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中药及方法,能够有效防治重楼白粉病,且对重楼植物和土地无伤害,提高重楼的收成,大幅提升其经济效益。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中药,其关键在于:由原料生石灰和三棵针熬制而成。
优选地,上述生石灰与三棵针的重量份数比为5:1。
二、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方法,其关键在于:将生石灰与三棵针配伍熬制的水剂对重楼进行喷施。
优选地,上述生石灰与三棵针的重量份数比为5:1。
优选地,上述水剂于每年的3~5月份喷施。
优选地,上述水剂每15天喷施一次,喷施2~3次。
三颗针中还有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药根碱、受巴枯碱、九连碱、防己碱、木兰碱和黄栌木碱等,生物碱对病菌机体有毒性或强烈的生理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生石灰本身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配合三颗针时,病菌细胞破裂,内含有有机酸,有机酸会破坏生物碱,而配合的生石灰能够中和有机酸,保护生物碱,因此保持生物碱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提高三颗针的药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中药及方法,得到的药物水剂能够有效防治重楼白粉病,且对重楼植物和土地无伤害,提高重楼的收成,大幅提升其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方法:将生石灰与三棵针以重量份数比为5:1的比例配伍并大火熬制至水量减少4成,过滤出水剂并对重楼叶表进行喷施。所述水剂于3月份喷施,每15天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喷施后无白粉病且本年度无复发。
实施例2:
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方法:将生石灰与三棵针以重量份数比为5:1的比例配伍并大火熬制至水量减少4成,过滤出水剂并对重楼叶表进行喷施。所述水剂于4月份喷施,每15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喷施后无白粉病且本年度无复发。
实施例3:
一种防治重楼白粉病的方法:将生石灰与三棵针以重量份数比为5:1的比例配伍并大火熬制至水量减少4成,过滤出水剂并对重楼叶表进行喷施。所述水剂于5月份喷施,每15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次。喷施后无白粉病且本年度无复发。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石柱南宾公司,未经重庆石柱南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