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试验台供回油液压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4776.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昭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F15B21/0423;F15B21/04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试验台 供回油 液压 循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动态试验台供回油液压循环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试验过程中“困油”,的液压系统。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被试产品(8)进、出油口增加对油液进行连续冲洗,形成持续热交换的回油管路;连通被试产品无杆腔入口与回油管路之间串联的无杆腔回油针阀(13)、无杆腔两位两通电磁阀(14)和有杆腔两位两通电磁阀(15)、有杆腔回油针阀(12)以及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11)与三位三通换向阀(10)一起控制回油油路循环,排出油液经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直接流回油箱;检测被试产品入口处的油液温度,同时通过试验台温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被试产品油液温度及连续冲洗、持续热交换的油液循环回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油、回油液压系统的连续冲洗系统,尤其适用于对有温度要求的液压系统的动态试验台供回油液压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越来越朝着高速、高压、高精度、高自动化及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机械设备的动力传动部分越来越普遍地采用液压设备来实现各种动作。液压作动筒类和蓄压器类产品出厂前需要在动态试验台上做性能试验和耐久试验,必须对其性能进行考核。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合格,能达到机器进行整体试验要求。其中部分试验有温度要求,比如:极限温度性能试验,高温工作循环试验,极限温度工作循环试验,低温试验,高温爆破试验。引起产品油温不满足工艺指标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液压设备的液压管路过长,管路中的油液体积远远大于产品中油液的体积,又因通常液压系统的液压管路是交替进、回油(如图2所示),产品排出到回油管路的油液在产品下一次换向时,再次进入产品中,被试产品中的油不能经回油管路流回油箱,使液压管路中存在“困油”,不能形成持续热交换,使产品中的油液温度与工艺要求差距很大。
目前,传统的循环方式如图2所示液压系统可以实现作动筒类产品和蓄压器类产品的温度循环或静压试验等。油液循环后能产生持续的热交换以达到试验要求,此液压系统实现被试产品温度工作循环的方式有两种:1、在杆腔进油针阀3、无杆腔进油针阀4与电磁换向阀2之间外接球阀、管路等试验工装,使供油油路与回油油路直接联通。在油液温度达到试验要求前,关闭被试产品前杆腔进油针阀3、无杆腔进油针阀4使油液在小范围内从油箱到加热系统或者制冷系统(以下简称热交换系统)再到油箱形成冲洗循环。当油液温度被加热或者冷却到指定温度后,再打开相应杆腔进油针阀3、无杆腔进油针阀4将油液送至被试产品中。由于有杆腔进油针阀3、无杆腔进油针阀4实际位置在试验台操作面板上,被试产品在温度箱中或者试验台台架上,杆腔进油针阀3、无杆腔进油针阀4和被试产品之间还有较长的液压管路,这些管路中的余油没有参与小范围冲洗循环,不会被加热或者冷却。打开针阀后,加热或者冷却后的油液与这些未被加热或者冷却过的管路和余油温差很大,会产生二次热交换,注入产品的油液的温度并未达到指定温度。另一方面,若被试产品8的容积小于图2所示中电磁换向阀2到被试产品8之间管路的容积,进行被试产品循环试验时,被试产品到电磁换向阀2之间管路中的油液只是通过产品换向带动油液进油回油,在油液循环过程中,每次循环的流量很低,该段管路中的油液不能一次性被置换出或者形成“困油”,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油液温度加热或者冷却至指定温度甚至不能达到指定温度。
选择一个容积较大的产品(即工艺产品)作为工装与试验产品并联,先通过工艺产品的工作循环,带动油液经过热交换系统,实现热交换将油液温度加热或者冷却到指定温度后,进入试验产品以进行产品试验。试验产品的进出油口需增加一种截止阀工装,工艺产品工作时,此种截止阀工装关闭;当油液被冷却至指定温度后,此种截止阀工装打开,使冷油液瞬间进入作动筒,开始进行被试产品高温/低温工作循环。这种方式有几个明显的缺点:一是由于工装作动筒并没有实现油液的连续冲洗,只是通过工作换向带动油液进油回油,因此油液单次通过制冷系统的流量很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油液冷却至指定温度;二是如果被试产品容积较小且无环境要求时,试验过程中仍有“困油”存在,会造成二次热交换,使试验进行不久后进入被试产品的油液温度并未达到工艺要求值;三是如果被试产品有环境温度要求时,该方案不能实现;四是需要增加很复杂的工装,占用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增加了前期准备和后期拆卸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