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974.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禹伽;肖华强;何佳容;赵思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投放 珍贵 鱼苗 饵料 混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包括混合槽,混合槽内交错布置有多个六棱柱凸台,相邻六棱柱凸台间保持间隙,混合槽长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在混合槽内加装交错布置的六棱柱,进口水流冲击交错布置的六棱柱,一方面能够将投放的饵料混合均匀,另一方面,水流冲击六棱柱,还能够起到增氧的作用,投放鱼苗更安全,提高鱼苗投放存活率,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苗投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
背景技术
珍贵鱼类因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而种群数量稀少,而人类社会一直有着“物以稀为贵”的传统,因此珍贵鱼类的大量培育养殖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在珍贵鱼苗的投放过程中,因饵料和氧气混合不均,导致珍稀鱼苗存活率下降,投放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投放更安全,提高鱼苗投放存活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包括混合槽,混合槽内交错布置有多个六棱柱凸台,相邻六棱柱凸台间保持间隙,混合槽长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的,上述六棱柱凸台设置为空心结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透气孔,六棱柱凸台连接有增氧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混合槽内加装交错布置的六棱柱,进口水流冲击交错布置的六棱柱,一方面能够将投放的饵料混合均匀,另一方面,水流冲击六棱柱,还能够起到增氧的作用,投放鱼苗更安全,提高鱼苗投放存活率,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投放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混合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混合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包括混合槽3,混合槽3内交错布置有多个六棱柱凸台10,相邻六棱柱凸台10间保持间隙,便于水流与饵料以及氧气充分混合,混合槽3长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连接水泵5,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4连接流量控制阀2。
优选的,上述六棱柱凸台10设置为空心结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透气孔11,六棱柱凸台10连接有增氧泵12,增氧泵增氧,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饵料与水的混合均匀性,另一方面增加含氧量。
实施例2:如图1-图3所示,上述混合槽用于投放珍贵鱼苗的饵料混合槽,包括进鱼槽1、保温水槽8和出鱼口7,进鱼槽1连接到保温水槽8,保温水槽8另一端连接出鱼口7,出鱼口7出水端连接有无毒阻尼材料制作的坡面缓冲板6,坡面缓冲板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水流冲击,出鱼口7上方安装有通水管4,通水管4连接到上端开口的混合槽3,混合槽3通过管道连接到水泵5,水泵5连接到蓄水池。
在进鱼槽设置保温水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珍贵鱼苗适宜生存温度,避免鱼苗在投放期间死于温度过高或过低,混合槽中便于饵料投放,水与饵料通过混合槽与水流的流量调节阀联合作用下,可以将饵料与水以及氧气混合均匀,不仅可以避免鱼苗在投放期间因氧气不足而死亡而且可以避免鱼苗长期滞留保温水槽的情况,本发明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投放珍贵鱼苗的过程中鱼苗的存活率,投放更安全,而且大幅提高了鱼苗投放的效率,适合于养殖珍贵鱼类的大型渔场。
优选的,上述通水管4安装有流量控制阀2。
优选的,上述保温水槽8采用双层钢板制作,内壁涂覆有专门的保温材料,保温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