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伸机的细线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3058.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兰;陈传辉;陈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钜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04 | 分类号: | B65H5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细线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拉伸机的细线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轮和收线轮、细线、细线检测单元,所述的收线轮包括收线轮本体及用于将所述的收线轮本体制动的第一制动装置,所述的收线轮本体包括用于缠绕细线的绕线轴、设置在宿舍的绕线轴两端部的盘体,所述的盘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的第一制动装置包括一第一转动杆,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的下端部连接有一第一凸块,所述的第一凸块用于在所述的拉伸机发生故障时卡入所述的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的驱动轮包括驱动轮本体及用于将所述的驱动轮制动的第二制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轮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的第二制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杆,所述的第二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凸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拉伸机的细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拉伸机通常包括收线盘和驱动轮,收线盘和驱动轮通常由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但是在拉伸机出现故障时,如果收线盘和驱动轮继续转动则会造成细线断裂的情况发生。即使驱动装置已经停止运转,但是收线盘和驱动轮会由于惯性的作用继续转动而造成细线断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机的细线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等问题。
为实现前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申请涉及 一种拉伸机的细线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驱动轮和收线轮、位于所述的驱动轮与所述的收线轮之间的细线,所述的细线控制系统还包括细线检测单元,所述的收线轮包括收线轮本体及用于将所述的收线轮本体制动的第一制动装置,所述的收线轮本体包括用于缠绕细线的绕线轴、设置在宿舍的绕线轴两端部的盘体,所述的盘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的第一制动装置包括一第一转动杆,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的下端部连接有一第一凸块,所述的第一凸块用于在所述的拉伸机发生故障时卡入所述的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的驱动轮包括驱动轮本体及用于将所述的驱动轮制动的第二制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轮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的第二制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杆,所述的第二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的第二凸块用于在所述的拉伸机发生故障时卡入所述的第二限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的细线检测单元包括导轮、端部与所述的导轮相连接的摆杆,所述的导轮的下轮面位于所述的细线上,并对所述的细线产生向下的压力,所述的摆杆的另一端部相对一转动轴相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多个第一限位孔沿所述的盘体的周向排列且均匀分布,所述的多个第二限位孔沿所述的驱动轮本体的周向排列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的上端部连接有一第一摆动轴,所述的第一摆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绕线轴的所在直线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扭簧,当所述的摆杆绕所述的转动轴转动时,所述的扭簧产生一扭力,所述的扭簧套设在所述的转动轴上,所述的扭簧的一端部与所述的摆杆相固定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的转动轴相转动连接,所述的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一扭力检测器,所述的扭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的扭簧的扭力。
优选地,所述的细线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的驱动轮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的收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的细线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的驱动轮停止转动的第一制动装置及用于使所述的收线轮停止转动的第二制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细线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的扭力检测器所检测的扭力达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停止运行,且使所述的第一制动装置和第二制动装置运行,使所述的驱动轮和收线轮停止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转动杆的上端部还设置有一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的第一弹性装置用于当所述的拉伸机发生故障时将第一转动杆朝向盘体弹出,当所述的拉伸机正常运行时将第一凸块控制在离开盘体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钜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钜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