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815.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于魏清;周俊;黄嵩;李娟娟;李德记;张冲;周大鹏;章晋英;王作鹏;吴志超;翟清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3/04 | 分类号: | B65B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509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防爆 收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包括: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自动裹膜封切机、全自动油液加热热收缩机、安全防爆电加热导热油炉三部分组成;所述自动裹膜封切机与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沿同一方向布置,安全防爆电加热导热油炉远程布置,油炉与热收缩机采用耐压耐高温管路连接;所述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入口门组件、出口门组件、加热箱体组件、拖动链条组件、泄爆孔组件、加热风扇组件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无强磁场、无高温、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能实现全自动热收缩、并达到防爆泄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雷管生产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
背景技术
在电能作用下,立即起爆的电雷管,又称瞬时电雷管。从通电到起爆时间不大于13ms,一般为4-7ms。其瞬时起爆的均一性取决于电雷管的全电阻和桥丝电阻。因此在产品出厂前和使用前都应检测全电阻,全电阻的误差越小,起爆的均一性越好。适用于露天及井下采矿、筑路、兴修水利等爆破工程中,起爆炸药、导爆索、导爆管等。
目前我国电雷管生产厂家约为60家,生产线约为70条。现有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现场人员多,安全性差,生产人员成本高。
目前电雷管多采用盒装,由于电雷管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有防潮要求,因此需要再纸盒外部添加防潮措施。目前的防潮措施主要分为两类:蜡纸裹包,装塑料袋。根据安全规范要求,雷管生产线的电气设备不能采用电机等产生强磁场的设备,并且电气设备表面不能高于100℃。目前两种防潮方式均为手工操作,导致现场人员过多,安全性差,效率低且包装表面不规整,后续无法实现自动化装箱等措施。
目前的热收缩膜裹包过程的加热环节多采用加热管加热,其加热表面温度过高,远超电雷管生产线电气设备的表面温度要求。并且目前所使用的热收缩包装机无防爆和防殉爆措施,无法在电雷管生产线上使用。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全自动的在线防潮工艺设备成为本领域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结构简单、无强磁场、无高温、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能实现全自动热收缩,并且达到防爆、泄爆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自动裹膜封切机、全自动油液加热热收缩机、安全防爆电加热导热油炉三部分组成;
所述自动裹膜封切机与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沿同一方向布置,安全防爆电加热导热油炉远程布置,安全防爆电加热导热油炉与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采用耐压耐高温管路连接;
所述全自动防爆热收缩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侧设有加热箱体组件,所述加热箱体组件上端设有泄爆孔组件,所述加热箱体组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入口门组件、出口门组件,所述加热箱体组件内部下侧设有拖动链条组件和加热风扇组件;
所述入口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柱导轨,所述圆柱导轨下侧设有入口活门,所述入口活门与圆柱导轨之间通过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入口活门靠近机架后部一侧设有入口活门气缸,所述入口活门气缸缸体部分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入口活门气缸缸杆部分与入口活门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出口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柱导轨,所述圆柱导轨下侧设有出口活门,所述出口活门与圆柱导轨之间通过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所述出口活门靠近机架后部一侧设有出口活门气缸,所述出口活门气缸缸体部分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出口活门气缸缸杆部分与出口活门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箱体组件径向方向上设有箱体内套、箱体外套,所述箱体外套下端一侧设有进油口,所述箱体外套上端一侧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箱体外套垂直焊接固定,所述箱体外套上端还设有排气管,所述加热箱体组件两端分别设有入口端盖、出口端盖,所述入口端盖、出口端盖与加热箱体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