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制片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7812.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8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喻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利宇宁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制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制片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
制片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直接影响电池安全性、容量、一致性等各项性能的关键工序。制片工序,就是用于极片连续分切后,对极片进行“极耳包胶、焊接极耳、极片留白处贴保护胶带后最终将制成的极片进行成卷收料或定长裁断收料”的一种自动化工艺。现有的制片机中,由于加工过程中由于极片需要短暂的停留,而放卷机构的放卷速度基本不变,从而使得极片的长度在部分时间内是过长的,导致传送极片的过程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制片机,提高传送极片过程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池制片机,包括极片放卷机构、极耳送料机构、极耳焊接机构和极耳贴胶机构,所述极耳贴胶机构包括贴胶立板及安装在贴胶立板上的送胶组件、提升组件、压紧组件和切胶组件,所述极耳焊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焊接组件和底焊模,所述焊接组件设置在底焊模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焊接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底焊模包括焊接平台和两个过渡滚轮,所述两个过渡滚轮分别设置在焊接平台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极片放卷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放卷轮、活动轮组件和两个固定轮,所述活动轮组件设置在两个固定轮之间,所述活动轮组件包括活动滚轮和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活动滚轮固定在摆杆另一端上,所述支架上设有容置活动滚轮活动的弧形槽;所述支架上设有测定摆杆转动量的旋转编码器。
进一步地,所述放卷轮包括支撑轴、第一夹盘、第二夹盘、锁紧块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支撑轴的一端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夹盘、第二夹盘和锁紧块依次套设在支撑轴上,所述第一夹盘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锁紧块压接在第二夹盘上并通过锁紧螺钉与支撑轴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夹盘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转换通道,所述转换通道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与支撑轴的直径相等,所述转换通道的宽度与第一通孔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支撑轴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盘上设有容置锁紧块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抵接在锁紧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套设在支撑轴上并通过锁紧螺钉与支撑轴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盘和第二夹盘的材质为塑料。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池制片机,通过设置活动轮组件,能存储一段极片料带,保证送带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制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极片放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轮组件和旋转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放卷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夹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制片机,包括极片放卷机构100、极耳送料机构、极耳焊接机构200和极耳贴胶机构300,所述极耳贴胶机构300包括贴胶立板及安装在贴胶立板上的送胶组件、提升组件、压紧组件和切胶组件,所述极耳焊接机构200包括第一气缸、焊接组件和底焊模,所述焊接组件设置在底焊模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焊接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底焊模包括焊接平台201和两个过渡滚轮202,所述两个过渡滚轮202分别设置在焊接平台20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极耳焊接机构200设置有光纤感应器,极片放卷机构100和极耳送料机构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通过伺服电机与光纤感应器,以滚动方式传送极片,精确控制极片长度和极耳焊接位置。极耳焊接机构200使用超声波焊接,保证焊接质量。极耳贴胶机构300,包括上贴胶组件和下贴胶组件,上下两面同时贴胶。极耳贴胶机构300通过无杆气缸传送胶纸,调节无杆气缸行程,控制胶纸长度。极耳送料机构设置在图1中极耳焊接机构200的后面,因被遮挡,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7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