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来水过滤用发泡多孔玻璃轻石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7546.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9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泱光;陈俊律;孙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晶瑞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C03C6/02;C03B19/08;C03B19/06;B01D39/2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来水 过滤 发泡 多孔 玻璃 轻石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轻石,尤其涉及一种自来水过滤用发泡多孔玻璃轻石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供水厂采用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是重点环节,使用石英砂为滤材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过滤技术。但由于石英砂本身比重大(2.60g/cm³),颗粒间空隙小,极易板结,难以反冲洗,且反冲洗水量大,因而使得滤料更换周期短,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而石英砂内部是实心结构,比表面积小(0.04*104c㎡/g),过滤效果较差,需在过滤后增设其它处理环节,增加了投资和占地面积。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佳、易反冲、使用周期长、节省人力物力投资的过滤用发泡多孔玻璃轻石滤料。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自来水过滤用多孔发泡玻璃轻石滤料,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发泡微孔隙,质地轻,发泡微孔隙为0.05~1 mm,体积吸水率15~35%,强度为5~13Mpa,密度为0.8~1.3g/cm³,比表面积2~3㎡/g,颗粒度为0.8~1.2mm;它由发泡混合物经结后制得,发泡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
玻璃粉末:90~95,
大理石粉:2~5,
氧化铝粉:2~4,
硝酸钠:1~2;
其中玻璃粉末的细度为40~100μm,大理石粉末的细度为20~40μm,氧化铝粉末的细度为20~40μm,硝酸钠细度为20~40μm。
本发明作为自来水过滤用的滤料时空隙率可达55~80%。
在上述自来水过滤用多孔发泡玻璃轻石滤料中采用的烧结工艺为制备玻璃轻石的烧结工艺,具体为:发泡混合物堆积到加热炉中,发泡混合物在加热炉中经预热、第一次升温加热、烧结加热、第二次升温加热和发泡加热后制得烧结发泡加热物,将烧结发泡加热物从加热炉中取出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既得成品玻璃轻石。
在上述自来水过滤用多孔发泡玻璃轻石滤料烧结的发泡混合物中的玻璃粉末为加工平板玻璃余料,生产使用成本低,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在饮用水处理流程中不产生对人体害物质。
本发明中硝酸钠是起发泡促进剂的作用,因为硝酸钠自身的熔点低,能够降低玻璃粉的软化温度,能与玻璃粉完全反应且不留下任何的残留,这样有利于玻璃轻石滤料在自来水处理过程中降低水质的碱性;与原来生产玻璃轻石所用的辅料碳酸钙相比,硝酸钠的发泡后产生的气泡较小,这样能增加产品的密度,使产品的比重和强度得到增强。
本发明的发泡混合物中的氧化铝粉末和硝酸钠可以在烧结发泡过程中促进发泡形成连通孔、稳定气泡位置,使玻璃轻石的孔径、空隙结构和强度等能较好的满足作为水质过滤材料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自来水过滤用多孔发泡玻璃轻石滤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自来水过滤用多孔发泡玻璃轻石滤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先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份混合物制得发泡混合物:
玻璃粉末:90~95,
大理石粉:2~5,
氧化铝粉:2~4,
硝酸钠:1~2,
其中玻璃粉末的细度为40~100μm,大理石粉末的细度为20~40μm,氧化铝粉末的细度为20~40μm,硝酸钠细度为20~40μm。
(2)、将上述制得的发泡混合物堆积到加热炉中,发泡混合物在加热炉中经预热、第一次升温加热、烧结加热、第二次升温加热和发泡加热后制得烧结发泡加热物,将烧结发泡加热物从加热炉中取出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经过破碎筛选即得自来水过滤用多孔发泡玻璃轻石滤料;其中预热温度为350~450℃,预热时间为5~20分钟;第一次升温加热温度为680~720℃,加热时间为10~30分钟;烧成加热温度为730~770℃,加热时间为5~15分钟;第二次升温加热温度为780~820℃,加热时间为10~30分钟;发泡加热温度为950~1010℃,加热时间为5~10分钟;破碎颗粒粒径为0.8~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晶瑞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晶瑞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7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