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种植月季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811.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月季 含盐量 盐碱地 包膜材料 种植 缓释 制作 微生物肥料 盐碱地改良 灌溉 存活率 灌水量 湿物料 双通道 种植坑 回填 灌水 苗床 原土 植入 备用 播撒 栽植 | ||
本发明适用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种植月季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具有双通道的包膜材料备用;B、制作带有包膜材料的湿物料;C、制作高效缓释肥;D、播撒高效缓释肥并整好苗床;E、在垄中间开种植坑,然后将月季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原土回填;F、在当日栽植后立刻进行首次灌水,灌水量为15mm,以后每2天灌溉1次,每次灌溉4~5mm。借此,本发明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和pH值,并且能够提高月季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种植月季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地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地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地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地盐碱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常用的方法有: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3、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理剂“治碱”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
目前,采用单独施用磷石膏来改良盐碱地方法是将磷石膏施入盐碱地中后,立即进行淋溶处理,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但耗时较长,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种植农作物,且在轻度盐碱地上施用磷石膏处理后,植物的发芽率依然较低且后期长势不好。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种植月季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的种植方法,其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提高月季的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种植月季改善盐碱地的含盐量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硅藻土、石膏粉混合,放入马沸炉中在150℃加热搅拌30~40min,之后球磨过100目,得复合粉备用;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总重量2.2~2.4倍的水混合,并在180~190℃下搅拌反应30~32min,之后降温至110~120℃,加入石膏粉搅拌反应25~27min,停止加热,快速搅拌4~5min至均匀,得具有双通道的包膜材料备用;
B、将作物秸秆堆肥36~40d,之后放入粉碎机中粉碎20~30min,过300目钢筛,得主料粉,将主料粉以及营养粉混合放入上方带有喷头的搅拌机中,搅拌15~16min至均匀之后采用离心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35%,在通过喷头均匀喷入具有双通道的包膜材料,形成带有包膜材料的湿物料;
C、将带有包膜材料的湿物料送入具有热风机的滚筒造粒机,设定转速380~390r/min,温度86~90℃,造粒46~50min,过50目钢筛,得球形肥料,将该球形肥料先用低温-3℃冷冻20~22min,在采用60℃逐步升温至100℃,以1℃/min升温方式烘烤40min至干得高效缓释肥;
D、将C步骤制得的高效缓释肥均匀的播撒到所要种植的盐碱地上,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翻耕的深度在20~30cm,整好苗床,按畦带沟宽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110~120cm,株距50~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8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