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9528.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5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冯恺;施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恺;施高萍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B66B1/06;B66B1/34;B66B1/46;B66B3/00;B66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0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平台 电梯 维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梯机房内或电梯控制器附近的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1)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用户终端(2)和维保终端(3),主控制器(1)通过互联网与业务管理平台(4)相连;所述用户终端(2)用于采集电梯运行异常信息、向主控制器(1)上报信息,以及向用户提供实时的电梯运维信息和警示信息;所述维保终端(3)用于采集维保数据,并上传维保信息;所述主控制器(1)用于收发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本发明可以及时有效地对电梯运维进行监管,可降低人为因素在电梯运维上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梯整体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特别是一种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技术,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下,发展越来越快。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电梯事故的频频发生。而很大一部分的电梯事故通常是未严格进行定期维保导致的。虽然电梯维保公司均制定有严格的维保规定,但是具体落实到维保人员的时候,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无法将维保工作落实到位。而且,目前还有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用户在电梯维保过程中使用电梯导致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警示工作都是人工设置围栏等方式,只要是主要依靠人的主观行为的操作方式,势必会存在疏漏。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进行全方位监管电梯运维的智能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实现对电梯运维进行监管,可降低人为因素在电梯运维上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特点是:包括设置在电梯机房内或电梯控制器附近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有用户终端和维保终端,主控制器通过互联网与业务管理平台相连;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电梯运行异常信息、向主控制器上报信息,以及向用户提供实时地电梯运维信息和警示信息;所述维保终端用于采集维保数据,并上传维保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收发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
上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中,所述用户终端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用户终端上设有速度传感器和实时显示电梯维保信息的人机交互系统;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轿厢运行速度,当速度传感器采集到超过设定阈值的速度或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输入报警信号时(可设置报警按钮,并将报警按钮设置成火警按钮类似结构,防止小孩误操作),用户终端直接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向用户输出应对信息或通过主控制器向业务管理平台传输报警信息。
前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中,所述业务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的报警信息后,根据报警信息的具体内容,自动向用户反馈预先制定的应对信息或直接接通人工服务,同时联系维保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或故障维修。
前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中,所述维保终端以近距离的激活方式开启与主控制器的通讯;通讯开启后,维保终端通过主控制器向业务管理平台发送维保请求,业务管理平台对维保人员使用图像采集和/或数字编码采集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成功后,业务管理平台通过主控制器向用户终端发送维保进行中的提示信息。
前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中,维保人员做完维保工作后,通过维保终端向主控制器传输具体维保信息,业务管理平台从主控制器上得到具体维保信息后,生成维保报告,确定维保报告符合设定的要求后,向维保终端发送完成指令,并解除维保终端和主控制器的通讯连接,同时向用户终端更新显示的维保信息。
前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中,所述主控制器上设有防移动装置,用于防止维保人员通过移走主控制器后,在未到达维保现场的情况下做虚假维保。
前述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电梯运维系统中,所述防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主控制内的定位芯片,主控制器在接到维保终端的维保请求时,主动采集定位芯片的位置信息,当采集到定位信息与首次安装时确定的位置信息存在差异时,向业务管理平台发送告警信息,以防止维保人员进行虚假维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恺;施高萍,未经冯恺;施高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9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