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套管接箍智能车间系统及其生产工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5666.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昌;王凯;梁涛;丁成立;王文波;徐海强;汤吉玉;牛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5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套管 智能 车间 系统 及其 生产 工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采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通用性好的石油套管接箍智能车间系统及其生产工序。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油套管接箍车间,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完成生产加工、检验等工序,其中,毛胚切割工位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健康;现有的打码工序追溯性差;机床加工由工作人员操作,精度差,废品率高;清洗工序设备空转率高,能耗大;人工检测工序检测效率低、检测项目不完整;人工喷漆工序工作环境恶劣,喷漆质量差;人工包装的效率低;生产柔性差,只能生产单一产品。同时,各工序之间需人工搬运,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石油套管接箍生产车间系统,以克服传统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通用性好的石油套管接箍智能车间系统及其生产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套管接箍智能车间系统,其中,包括机器工序系统及管理平台系统;所述机器工序系统包括自动线单元,所述自动线单元包括机器人、抓手系统、车床、锯床、坯料辊道、打标机、气吹清理单元、成品料道、安全门及防护网;所述抓手系统为双手爪抓手系统,包括第一抓手及第二抓手;所述车床包括第一车床及第二车床;所述管理平台系统包括自动化软件系统、传动设备、计算机硬件及通信网络;所述传动设备包括运动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所述计算机硬件包括嵌入式计算机、工业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网络交换机、视频监视设备、通信连接器、网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器人为六轴关节式机器人,所述双手爪抓手系统设置于所述六轴关节式机器人上;所述机器人周边设置有所述安全门及防护网。
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器人工作半径为2650mm,重复定位精度为±0.2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坯料辊道为钣金框架结构;所述坯料辊道下方设置有接水槽;所述坯料辊道包括上料端及下料端,所述上料端设置有工件检测模块,所述下料端设置有导正气缸;所述坯料辊道下料位下方设置有顶升支撑,用于托举工件升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吹清理单元采用框架形式形成独立单元,所述气吹清理单元中间为密闭腔体,用于工件每序加工后废屑及残余切削液的清理;所述气吹清理单元内部设有多处压缩空气喷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品料道的输送流道为链板式;所述成品料道的上下料端均设置有工件检测传感器,所述工件检测传感器用于判断有无工件保证自动线平稳运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化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工业控制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数据分析软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化软件系统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测量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统计过程控制系统、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
应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石油套管接箍智能车间系统的生产工序,包括以下步骤:S1、机器人上下料,毛坯切割;S2、打码,设置自动化软件系统,导入产品及生产信息;S3、车床加工,导入自动化软件系统内的信息,控制加工质量;S4、气吹清理单元自动清洗;S5、机器人检测,自动导入自动化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改进;S6、机器人喷涂;S7、自动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5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