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4839.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4/24;C04B103/6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晶防水剂 抗渗 制备 含硅化合物 纳米级 羟丙基 树脂 十二水硫酸铝钾 乙基纤维素 二氧化硅 矿物质粉 硬脂酸镁 协同增效 综合性能 重量份 配比 预设 试验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渗微晶防水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硬脂酸镁20~39份、矿物质粉35~65份、羟丙基树脂10~18份、十二水硫酸铝钾6~12份、纳米级含硅化合物15~45份、二氧化硅12~18份、乙基纤维素4~10份。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预设配比,将硬脂酸镁、矿物质粉、二氧化硅以及纳米级含硅化合物混合均匀,再加入羟丙基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抗渗微晶防水剂。本发明经过合理配置,制备得到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而且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出,本发明中在加入羟丙基树脂以及纳米级含硅化合物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抗渗微晶防水剂的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特性,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对于那些地下和水中结构工程经常会出现渗漏现象,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因此,有关提高和改善混凝土材料抗渗能力的各种添加剂不断被提出,如早期的一些通过产生膨胀以改善混凝土抗裂抗渗能力的氯化钙、氯化铁等无机防水剂,此外还有一些有机类的,如有机硅、脂肪酸等。但是现有的防水剂综合性能较差,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提高抗裂抗渗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硬脂酸镁20~39份、矿物质粉35~65份、羟丙基树脂10~18份、十二水硫酸铝钾6~12份、纳米级含硅化合物15~45份、二氧化硅12~18份、乙基纤维素4~10份。
作为优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硬脂酸镁25份、矿物质粉55份、羟丙基树脂16份、十二水硫酸铝钾10份、纳米级含硅化合物35份、二氧化硅16份、乙基纤维素8份。
作为优选,所述矿物质粉为硅灰粉、碳酸钙粉、石英粉、一级粉煤灰、石膏粉、方解石以及硅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矿物质粉的粒径为25~65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纳米级含硅化合物为纳米级硅酸钠、纳米级硅酸钾、纳米级硅酸钙中的一种或其中的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硅的目数为600~700目。
作为优选,所述硬脂酸镁的粒径为50~8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抗渗微晶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预设配比,将硬脂酸镁、矿物质粉、二氧化硅以及纳米级含硅化合物混合均匀,再加入羟丙基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乙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抗渗微晶防水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经过合理配置,制备得到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而且通过大量的试验得出,本发明中在加入羟丙基树脂以及纳米级含硅化合物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抗渗微晶防水剂的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渗微晶防水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硬脂酸镁20份、矿物质粉65份、羟丙基树脂10份、十二水硫酸铝钾12份、纳米级含硅化合物15份、二氧化硅12份、乙基纤维素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凯襄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4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防腐气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