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3472.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9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谈茁;秦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谈茁 |
主分类号: | C10C3/12 | 分类号: | C10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现有沥青加热装置内部都设有搅拌装置,使得沥青受热均匀,现有的搅拌装置功能单一,结构简单,搅拌时使得沥青附着在装置的内壁上,使得沥青受热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安装在壳体的外壁上,且壳体的外部设有保温层,壳体的下方设有底座,且壳体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底座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壳体的内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焊接,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轴的两侧均焊接有多个竖直排列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转动轴的内部设有多个竖直排列的空腔,且相邻的两个空腔之间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连通相邻的两个空腔,两个空腔的两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二凹槽连通,第二通孔内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移动柱和限位块,第一移动柱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且第一移动柱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焊接,转动轴内部靠近电机的空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移动柱和第二限位块,且第二移动柱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焊接,第二移动柱的另一端贯穿空腔和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空腔的内部设有套筒,套筒与第二移动柱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滑动块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柱与第三通孔互动连接,第二移动柱与第一通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两个刮板,两个刮板分别位于转动轴的两侧,且刮板的一端与第一移动柱远离固定块的一端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设有槽盖,槽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且第二移动柱与槽盖的顶部转动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电机、转动轴、电加热丝、保温层、固定块、第一移动柱、刮板、底座、第二移动柱、第一凹槽、第一弹簧、滑动块、套筒、第一通孔、空腔、第三凹槽等结构相互配合,使得加热装置在对沥青加热时,同时对沥青进行搅拌,在搅拌时,沥青附着在壳体的内壁上,通过刮板将沥青刮下来继续进行搅拌,保持壳体内壁的干净,该装置结构清晰,操作方便,不仅可以对加热沥青进行搅拌,同时避免了沥青附着在装置内壁上,功能具有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转动轴、4电加热丝、5保温层、6固定块、7第一移动柱、8刮板、9底座、10第二移动柱、11第一凹槽、12第一弹簧、13滑动块、14套筒、15第一通孔、16空腔、17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谈茁,未经谈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油蒸馏工艺
- 下一篇:一种废旧轮胎制备工业炭黑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