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的屏蔽实验室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3464.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韦显铭;尼古拉斯·格罗斯;马修·麦尔西耶;阿列克西斯·安特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8 | 分类号: | G01R1/18;G01R2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体 屏蔽 屏蔽壳体 模块化 上下升降运动 模块化设计 测试仪器 从上至下 功能部件 互不干涉 结构功能 开闭机构 客户要求 螺栓连接 设备功能 元件组合 闭合 减小 变更 | ||
一种模块化的屏蔽实验室,包括:屏蔽壳体(1),所述屏蔽壳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部屏蔽体(11)、中部屏蔽体(12)和下部屏蔽体(13);所述中部屏蔽体(12)与下部屏蔽体(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屏蔽实验室还包括可带动所述上部屏蔽体(11)相对于中部屏蔽体(12)进行上下升降运动以开启或闭合屏蔽壳体(1)的开闭机构(3)。本发明的屏蔽实验室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方便快速地更换上部屏蔽体和中部屏蔽体,实现设备功能的变更,同时很好地实现结构功能上的分离,各功能部件的更换互不干涉,可以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系统上的元件组合,减小因测试仪器放置不下而导致整体结构尺寸出现更改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天线测试的屏蔽实验室的结构改进,主要用于手机天线、路由器、掌上电脑等小型电子产品天线等无线电系统的部件或整机测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屏蔽实验室的电磁屏蔽是利用屏蔽材料阻隔或衰减被屏蔽区域与外界的电磁能量传播,通过屏蔽壳体的闭合形成一个电磁屏蔽的环境,隔绝外场电磁波,可以使屏蔽壳体内部电磁信号测量结果更加精确。但是传统屏蔽实验室的电气部件、机械传动部件等通常都是一起设置在屏蔽壳体内的,会因其中一些零部件的更换或者仪器的尺寸变化导致无法安装,并且这些电气部件会对测试过程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测试结果的精确度。而且一个屏蔽实验室通常一次只能测试一项功能,属于串行测试。如果需要测试其他功能项目则需调整参数或者更换仪器,传统的屏蔽实验室,需要打开屏蔽室的大门,人员再走进屏蔽暗室内更换测试物品和参数调整,再关闭并锁紧屏蔽室的大门,调整一次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如果需要多次频繁更换测试物,或者进行多个项目测试,由此造成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因此传统暗室测试所需的造价高、耗时长。
此外,传统的屏蔽暗室或者市场现有的快速测试实验室其屏蔽壳体的门通常都是采用拉开式或者揭盖式的开启方式,这种开启方式的屏蔽实验室很难做自动门,驱动机构离门太近,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另外就算是市场上现有的小型移动的实验室,如果要实现自动开启其开启机构也会占用一定空间,使得其产品外形尺寸变大,而减弱其在各种楼宇通道通过的能力。并且他们只能采用手动开闭门的方式,关闭后还需要用力锁紧,操作起来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设计方便更换具有不同功能模块的屏蔽体且屏蔽效果好、操作方便的屏蔽实验室。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模块化的屏蔽实验室,包括: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部屏蔽体、中部屏蔽体和下部屏蔽体;所述中部屏蔽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下部屏蔽体连接;所述屏蔽实验室还包括可带动所述上部屏蔽体相对于中部屏蔽体进行上下升降运动的开闭机构,该开闭机构通过可拆卸的方式与上部屏蔽体连接。
所述中部屏蔽体与下部屏蔽体通过螺栓连接。
该开闭机构带动所述上部屏蔽体上升时,所述上部屏蔽体和中部屏蔽体分开形成开启状态;该开闭机构带动所述上部屏蔽体下降时位时,所述上部屏蔽体和中部屏蔽体闭合形成独立于所述下部屏蔽体的用于测试的屏蔽空间。
所述开闭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及其动力传递部件、连接件和竖向导轨;所述连接件由所述动力传递部件带动上下运动,该连接件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部屏蔽体的侧面并与所述竖向导轨配合滑动连接使得该连接件只能沿该竖向导轨上下移动。
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为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屏蔽体左右两侧的两根丝杠,对应地所述上部屏蔽体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一个由丝杠带动的所述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传动块、与该传动块固定连接的水平横板和垂直横板;所述传动块设有内螺纹并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上部屏蔽体侧壁在与所述垂直横板位置对应处固定有连接板,该垂直横板与连接板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伟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