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换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3208.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迈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6;B26D7/26;B26D5/08;B26D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换 汽车零部件 打孔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换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包括连接支柱、第二电动机和连接主体,所述连接支柱的顶端固定有滚轮卡槽,所述滚轮卡槽的侧端面滑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钻头主体卡接在第一转动盘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所述钻头主体的内部固定有连接卡轴,所述连接卡轴的下端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面固定有钻头,所述连接支柱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电动机的侧端面,所述第二电动机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均匀等距分布的八组转动轴。本发明通过设有连接支柱、第二电动机和连接主体,能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提高装置的可拆卸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换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时操作人员用来对汽车各个零部件进行快捷打孔的设备,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现在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有以下的缺陷:一、目前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大多数都竖直进行打孔,其打孔的方式比较单一,装置不能进行其他形式打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能,二、现在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不能对装置进行快捷的更换,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换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换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包括连接支柱、第二电动机和连接主体,所述连接支柱的顶端固定有滚轮卡槽,所述滚轮卡槽的侧端面滑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钻头主体卡接在第一转动盘的下端面中心位置,所述钻头主体的内部固定有连接卡轴,所述连接卡轴的下端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面固定有钻头,所述连接支柱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电动机的侧端面,所述第二电动机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均匀等距分布的八组转动轴,所述连接支柱的侧端面卡接有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的内部固定有防护垫板,所述防护垫板的侧端面固定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卡板,所述防护垫板的外端面中心位置固定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盘。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机的下端面四角均固定有固定支脚。
优选的,所述滚轮卡槽的外端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滚动轮相配适。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外端面套接有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板的侧端面均匀等距固定有三组连接支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盘的上端面固定有固定圆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有调节钻头主体,若是对汽车零件进行规整的打孔,操作者可启动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能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能带动外部的传动带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汽车零件在传动带上端进行运动,随后操作者可启动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能带动滚动轮在滚轮卡槽的外端面进行运动,从而方便了操作者调节钻头主体在汽车零件上的位置,随后可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第一转动盘进行转动,第一转动盘能带动钻头主体对汽车零件进行打孔,使得操作人员打孔更加的精确,提高了装置打孔的精确性能,同时连接主体能方便操作人员对了零件进行其他形式的打孔,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解决了目前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大多数都竖直进行打孔,其打孔的方式比较单一,装置不能进行其他形式打孔,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能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有连接主体,若是需要对汽车零件进行圆形不规则打孔,则可直接将连接主体卡接在连接支柱的内部,将零件放置在固定圆盘的上端面,随后可通过第三电动机带动固定圆盘进行转动,从而方便了操作者对零件进行打孔,同时连接主体也能方便操作者进行拆卸和组装,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能,解决了现在的汽车零部件打孔设备不能对装置进行快捷的更换,降低了装置的便捷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迈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迈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3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