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田柚树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152394.2 申请日: 2017-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8046865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发明(设计)人: 黄其霞 申请(专利权)人: 黄其霞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A01G24/12;A01G24/22;A01G24/23;A01G24/28
代理公司: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代理人: 石本定
地址: 546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沙田柚 树苗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种沙田柚树苗培养基,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凉粉草渣40‑60份、沙田柚树枝叶碎粒25‑35份、蚕沙20‑35份、玉米棒渣碎粒15‑20份、塘泥10‑15份、糖蜜8‑15份、黄泥土8‑10份、细河沙8‑10份、桑枝碎粒8‑10份、草碳土5‑8份、菌种培养物3‑6份、钾肥2‑5份和磷肥2‑3份。本发明的沙田柚树苗培育基利用凉粉加工厂的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制备成本低,且能提高沙田柚树苗的抗寒能力,培育出来的沙田柚树苗茎秆粗壮,提高沙田柚树苗移植的成活率,挂果快,水分多,甜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苗培养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田柚树苗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田柚(学名:Citrus maxima (Burm.) Merr. cv. Shatian Yu.)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果梨形或葫芦形,果顶略平坦,有明显环圈及放射沟,蒂部狭窄而延长呈颈状,果肉爽脆,味浓甜,但水分较少,种子颇多。果期10月下旬以后,属中熟品种。沙田柚因广西容县沙田村最先种植故称做沙田柚。沙田柚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消食、解酒毒等功效。沙田柚所含的糖类主要是果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所以,它特别适宜病人、产妇、小孩和老年人食用。其核能提炼油脂,是制造肥皂和润滑油的原料。其皮可加工凉果蜜饯,也可制作菜肴,名菜“柚皮扣”即有“雪盖五层楼”之美誉。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广西很多地方都种植有沙田柚;然而,经研究发现,沙田柚树苗的健壮程度与移植成活率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如何低成本、高成活率、短时间地培育出沙田柚健壮的树苗是当前沙田柚种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凉粉加工厂的下脚料为主要原料制备沙田柚树苗培育基,制备成本低,且能提高沙田柚树苗的抗寒能力,培育出来的沙田柚树苗茎秆粗壮,提高沙田柚树苗移植的成活率,挂果快,水分多,甜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沙田柚树苗培养基,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凉粉草渣40-60份、沙田柚树枝叶碎粒25-35份、蚕沙20-35份、玉米棒渣碎粒15-20份、塘泥10-15份、糖蜜8-15份、黄泥土8-10份、细河沙8-10份、桑枝碎粒8-10份、草碳土5-8份、菌种培养物3-6份、钾肥2-5份和磷肥2-3份。

所述的菌种培养物是将菌种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培养物,菌种和培养基的重量比为1:(60-80);所述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凉粉草渣30-45份、玉米粉15-25份、糖蜜3-5份、硫酸铜1-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亚铁1-3份、硫酸锌1-2份、尿素5-8份和碳酸氢铵5-8份;所述的菌种,由以下重量份的菌种组成:乳酸菌8-10份、产朊假丝酵母3-6份、枯草芽孢杆菌3-5份、固氮菌3-5份、哈茨木霉菌3-5份、嗜热链球菌2-3份、EM菌1-2份;培养过程为:将玉米粉、糖蜜、硫酸铜、磷酸二氢钾、硫酸亚铁、硫酸锌、尿素和碳酸氢铵混合均匀后,加入40-50℃的水搅拌成糊状,再加入菌种混合后,静置培养2-3天,最后加入凉粉草渣搅拌均匀,发酵一个星期后,即得。

沙田柚树苗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取凉粉草渣40-60份、沙田柚树枝叶碎粒25-35份、蚕沙20-35份、玉米棒渣碎粒15-20份、塘泥10-15份、糖蜜8-15份、黄泥土8-10份、细河沙8-10份、桑枝碎粒8-10份、草碳土5-8份、菌种培养物3-6份、钾肥2-5份和磷肥2-3份;

(2)将沙田柚树枝叶碎粒、玉米棒渣碎粒、塘泥、糖蜜、黄泥土、细河沙、桑枝碎粒、草碳土、菌种培养物、钾肥和磷肥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至物料含水量为50-60%,堆放3-5天,得到预混料;堆放时不能日晒雨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其霞,未经黄其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2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