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TCAN的网络通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4611.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6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杰;高国强;周志权;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12/413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tcan 网络 通信 装置 | ||
1.一种基于TTCAN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入+5V电源的第一接线端子(P1),该+5V电源还连接至型号为1117-3.3的线性稳压器(U5)的3引脚,该3引脚还经第十六电解电容(C16)接地(GND),所述线性稳压器(U5)的1引脚接地(GND),其2引脚输出+3.3V电源,该2引脚还经并联的第十七电解电容(C17)以及第二十七电容(C27)接地(GND),该2引脚还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Pow1)的正极,其负极经第三十三电阻(R33)接地(GND);
所述+3.3V电源连接至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引出并联的第十八电容(C18)以及第十九电容(C19),该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经第三电感(L3)接地(GND),所述第十九电容(C19)与第一电感(L1)相连接的一端还连接至型号为STM32F107VBT7的控制芯片(U1)的22引脚,所述第十九电容(C19)与第三电感(L3)相连接的一端还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19引脚;从所述第十九电容(C19)与第一电感(L1)相连接的一端还引出第二电感(L2),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引出并联的第二十电容(C20)以及第二十一电容(C21),该并联电路的另一端经第四电感(L4)连接至所述第十九电容(C19)与第三电感(L3)相连接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十一电容(C21)与第二电感(L2)相连接的一端还连接至控制芯片(U1)的21引脚,所述第二十一电容(C21)与第四电感(L4)相连接的一端还连接至控制芯片(U1)的20引脚;
所述控制芯片(U1)的50引脚、75引脚、100引脚、28引脚以及11引脚均接至+3.3V电源,并且该50引脚还经第二十二电容(C22)接地(GND),该75引脚还经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GND),该100引脚还经第二十四电容(C24)接地(GND),该28引脚还经第二十五电容(C25)接地(GND),该11引脚还经第二十六电容(C26)接地(GND);所述控制芯片(U1)的10引脚、27引脚、99引脚、74引脚以及49引脚均接地(GND);所述控制芯片(U1)的6引脚经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电池(BAT1)的正极,该电池(BAT1)的负极接地(GND),所述控制芯片(U1)的6引脚还连接至型号为BAS70-04的开关二极管(D1)的3引脚,所述开关二极管(D1)的1引脚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94引脚经第十七电阻(R17)接地(GND);所述控制芯片(U1)的12引脚以及13引脚分别连接至第十八电阻(R18)的两端,该12引脚以及13引脚还分别引出连线连接至第一晶振(Y1)的两端,所述第一晶振(Y1)的两端还分别经第三电容(C3)以及第四电容(C4)接地(GND);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引脚经第五电容(C5)接地(GND),该14引脚还经第二十八电阻(R28)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37引脚经第八电阻(R8)连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8引脚和9引脚分别经第二十七电阻(R27)以及第三十电阻(R30)接至第二晶振(Y2)的两端,所述第二晶振(Y2)的两端还分别经第六电容(C6)以及第七电容(C7)接地(GND);所述控制芯片(U1)的58引脚经第三十二电阻(R32)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Run1)的负极,其正极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59引脚经第三十一电阻(R31)连接至第三发光二极管(Err1)的负极,其正极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81引脚和82引脚分别连接至型号为ISO1050的隔离式CAN总线收发器(U3)的2引脚和3引脚,所述隔离式CAN总线收发器(U3)的1引脚接至+3.3V电源,其4引脚接地(GND),其6引脚和7引脚连接至用于连接CAN总线的第二接线端子(P2),所述隔离式CAN总线收发器(U3)的5引脚接第一地(GND1),其8引脚连接至+5V1电源,其中+5V1电源是经型号为IF0505S-1W的DC/DC转换器(U4)转换而来,所述DC/DC转换器(U4)的1引脚接至+5V电源,其2引脚接地(GND),其4引脚接第一地(GND1),其6引脚输出+5V1电源,所述DC/DC转换器(U4)的6引脚还经并联的第十四电解电容(C14)以及第十五电容(C15)接第一地(GND1);
所述控制芯片(U1)的48引脚经第九电阻(R9)接至型号为DP83848CVV的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51引脚经第十电阻(R10)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52引脚经第十一电阻(R11)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4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57引脚经第十二电阻(R12)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44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56引脚经第十三电阻(R13)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43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引脚经第十四电阻(R14)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9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55引脚还经第十六电阻(R16)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16引脚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1引脚,所述控制芯片(U1)的25引脚经第十九电阻(R19)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0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0引脚还经第一电阻(R1)接至+3.3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14引脚接至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9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7引脚经第二十二电阻(R22)接至+3.3V电源,该7引脚还经第二十六电阻(R26)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66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4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芯片(U1)的24引脚以及67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4引脚经第二十九电阻(R29)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7引脚经第八电容(C8)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8引脚经第九电容(C9)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3引脚经第十电容(C10)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9引脚、15引脚、47引脚、35引脚以及36引脚均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2引脚接至+3.3V电源,该22引脚还经第十一电容(C11)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48引脚接至+3.3V电源,该48引脚还经第十二电容(C12)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32引脚接至+3.3V电源,该32引脚还经第十三电容(C13)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0引脚以及21引脚分别经第二十四电阻(R24)以及第二十五电阻(R25)接至+3.3V电源,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6引脚经第二十三电阻(R23)接至+3.3V电源,该26引脚还连接至型号为HR911105A的以太网接口(J1)的11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7引脚经第二十一电阻(R21)连接至+3.3V电源,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28引脚经第二十电阻(R20)接至+3.3V电源,该28引脚还连接至所述以太网接口(J1)的10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3引脚经第五电阻(R5)连接至+3.3V电源,该13引脚还连接至以太网接口(J1)的6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4引脚经第四电阻(R4)连接至+3.3V电源,该14引脚还连接至以太网接口(J1)的3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6引脚经第三电阻(R3)连接至+3.3V电源,该16引脚还连接至以太网接口(J1)的2引脚,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7引脚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3.3V电源,该+3.3V电源还经第一电容(C1)接地(GND),所述以太网PHY控制器芯片(U2)的17引脚还连接至以太网接口(J1)的1引脚,所述以太网接口(J1)的4引脚和5引脚均接至+3.3V电源,所述以太网接口(J1)的9引脚和12引脚分别经第七电阻(R7)以及第六电阻(R6)接至+3.3V电源,该+3.3V电源还经第二电容(C2)接地(GND),所述以太网接口(J1)的13引脚接地(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未经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46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