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护理用传染病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42384.0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华 |
主分类号: | A62B17/04 | 分类号: | A62B17/04;A62B7/10;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护理 传染病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传染病防护装置,包括抽气泵、送气箱、背带、压力传感器和防护面罩,所述螺纹软管的顶端固定有防护面罩,所述送气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集气室,且集气室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抽气泵,所述集气室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顶端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杀菌室内部靠近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在防护面罩上安装扩音器和话筒,可以将医护人员的声音扩大,将话语清晰的传递给病人,使得医护人员与病人可以更好的交流,也可避免医护人员佩戴口罩说话不清晰,更贴近病人去表达,因此导致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护理用传染病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传染性疾病散播的速度非常快,需要及时对传染源进行隔离,有效控制病毒以避免造成疾病的大规模扩散,而作为医务人员必定要与病人接触,做好自我防范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新型医疗护理用传染病防护装置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研发人员的重视,现有技术大多是通过佩戴口罩进行防治,目前的口罩一般只能过滤掉空气中的尘粒,并不能有效隔离病毒,杀灭病毒,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口罩通气性差,容易让人感到闷,在使用时也不方便医护人员与病人进行交流,造成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用传染病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抽气泵、送气箱、背带、压力传感器和防护面罩,所述送气箱顶端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螺纹软管,且螺纹软管上安装有气流阀,所述螺纹软管的顶端固定有防护面罩,且防护面罩的内部固定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内部设置有均布管,且均布管与螺纹软管相连通,所述防护面罩内部靠近海绵垫的一侧安装有话筒,且防护面罩外部远离海绵垫的一端的中央安装有弹性固定带,所述防护面罩的底端安装有电池盒箱,且电池盒箱上方的防护面罩上安装有扩音器,所述话筒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扩音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防护面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单向出气口,所述螺纹软管一侧的送气箱的顶端安装有控制器,且螺纹软管另一侧的送气箱的顶端安装有工作指示灯,所述送气箱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背带,所述送气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集气室,且集气室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口,所述集气室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抽气泵,所述集气室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顶端安装有单片机,所述集气室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底端通过导气管与抽气泵连接,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设置有药物过滤层,且药物过滤层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顶端设置有海绵层,且海绵层顶端设置有杀菌室,所述杀菌室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紫外线灯,且杀菌室内部靠近蓄电池的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送气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储气室,且储气室的底端通过连接管与杀菌室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防护面罩靠近弹性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密封胶圈。
优选的,所述送气箱的外部设置有隔音层。
优选的,所述密封口上安装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弹性固定带上安装有收紧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医疗护理用传染病防护装置,通过在防护面罩上安装扩音器和话筒,可以将医护人员的声音扩大,将话语清晰的传递给病人,使得医护人员与病人可以更好的交流,也可避免医护人员佩戴口罩说话不清晰,更贴近病人去表达,因此导致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且在防护罩上安装密封胶圈,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空气携带病毒进入防护罩内,安全可靠,通过安装有药物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海绵层,不仅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将空气中的水分吸附,还可以将空气中病毒杀死,且通过安装有紫外线灯,可以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二次杀菌,使装置使用起来更安全,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送气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护面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华,未经杨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42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数控立卧回转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采用碳酸钙复合材料处理废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