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0122.2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钟爱华;俞存根;储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星 梭子蟹 室内 人工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蟹类人工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红星梭子蟹,属十足目( Decapoda) 、梭子蟹科(Portunidae),是三疣梭子蟹的近缘种,两者在外形上相似,其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螯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四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和三疣梭子蟹的主要区别是其壳的下方有3个斑点。在我国,红星梭子蟹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栖息于水深20 – 60m,底质为沙泥的海域,是近海大型经济蟹类,最大体质量可达455g。其肉多味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
依据1998年5月和1999年2月在东海29°00′—32°00′N、127°00′E以西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发现主要经济蟹类按优势依次细点圆趾蟹、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等;而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00′N—32°00′N,127°E以西)蟹类资源调查发现,该区域经济优势种类依次细点圆趾蟹、双斑蟳、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红星梭子蟹等。对比两次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时期的蟹类优势种群不一样,红星梭子蟹自然种群下降十分明显。我国近海红星梭子蟹种群下降主要原因是其市场价格不菲,近年来,随着需求增加,人工采捕强度增加,红星梭子蟹自然资源严重滑坡,种群数量下降十分明显,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增殖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因此进行红星梭子蟹亲本培育和人工繁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我国沿海红星梭子蟹主要依靠自然种群的自我繁殖来维持种群数量,但是幼蟹和补充群体又被提前大量捕捞,资源补充跟不上渔获速度,自然种群数量日趋稀少,其苗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红星梭子蟹捕捞业的发展。
近年来,因为培育水体水质越来越差,培育期间病害种类明显多于往年,且海捕亲蟹对药物敏感,施用药物会造成亲蟹的大量死亡和胚胎发育异常,孵出的幼体活动能力差、摄食量小、发育缓慢,鱼苗往往难以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促进野生红星梭子蟹亲蟹快速适应室内人工养殖,红星梭子蟹亲蟹存活率高,快速培育出健康抱卵蟹的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星梭子蟹亲蟹室内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亲体培育池的选择、亲体培育池的消毒、红星梭子蟹亲体的选择以及投放、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其中,红星梭子蟹亲体的培育为:红星梭子蟹雌体亲蟹投放后,第1~2天每天傍晚17:00~18:00投喂鲜活贝类,第3天开始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于上午6:00~7:00与傍晚17:00~18:00分别投喂。本发明的投喂方式贴合成蟹的摄食习性,红星梭子蟹刚投放时,由于环境发生改变而处于应激状态,摄食量大大减少,若投放后立刻进行投喂饲料,造成饵料的浪费,因此本发明在红星梭子蟹投放后第1~2天少量投喂;第3天开始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在投放红星梭子蟹后5天,接种海水硝化细菌,间隔5~7天进行第二次接种;培育期间,每隔3~4天换水1/5~1/4,并及时捞出食用后的贝壳,换水在早上5:00~7:00进行。蟹类的排泄的含氮废物主要为氨,高浓度氨对蟹类有害,硝化细菌能把氨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接种硝化细菌能改善水质,大幅降低亲蟹出现附肢脱落率,提高亲蟹的成活率。其中,硝化细菌购于德国德彩有限公司。
作为优选,鲜活贝类为杂色蛤、彩虹明樱蛤、文蛤和贻贝,按照0.8~1.2:0.8~1.2:0.8~1.2:0.8~1.2比例一起投喂或轮流投喂。上述鲜活贝类的投喂方式可及时提供成蟹机体不能合成或很难合成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如精氨酸、组氨酸、亚麻酸、亚油酸等,满足红星梭子蟹的营养需要,促进其健康生长,培育出健康的抱卵蟹。并且培育得到的红星梭子蟹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
作为优选,鲜活贝类在投喂前,用3~7%的食盐水浸洗0.3~0.8h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