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地图的生物样本智能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23297.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1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哲;赵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27/62;G01N33/483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 地图 生物 样本 智能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地图的生物样本智能识别方法。目前的分类方法,局限于有限生物样本集,尚缺乏能够高通量、高准确度分析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生物样本的通用技术和手段,难以满足生物大样本的分类与识别要求。在这里,本发明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子地图的智能识别方法。本发明利用生物样本分子地图所隐含的点簇和形状等空间特征来进行生物样本的高效识别。通过聚类,将密度高的点聚成点簇,然后利用点簇的精细空间信息进行未知和标准样本之间的高精度扫描和匹配,通过比较匹配度,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分子地图中蕴含的空间特征,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已报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生物样本的智能识别问题,尤其涉及基一种基于分子地图的生物样本智能识别方法,该发明所开发的技术能够提取、比较和评价不同生物样本中分子的匹配度,成为区分不同生物样本的有力工具;该发明充分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技术,提高了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与速度,实现了大批量生物样本的可靠识别与分类。
背景技术
在许多应用领域,对未知生物样本进行分类存在着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样本量的爆炸性增长,开发快速、准确复杂的分类技术成为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1-3。因为生物样本的组成极其复杂,人们为此目的开发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基因法、色谱法、光谱法和基于质谱技术的组学等四种方法。基因测序是确定生物样本属性的强大手段4,但基因测序具有周期长、时间和经济成本高的缺点,并且不适用于缺乏基因信息的生物样本,如植物的小分子提取物的分析与识别3。色谱法和光谱法是一种克服了上述基因法的缺点5,6,但受制于分辨率低或分子信息不充分等因素,难以满足生物样本组成多样性的要求3。基于多维分离检测工具如色谱-色谱联用,质谱-质谱联用,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因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成为强大的分析工具,用于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类与识别。然而,目前的分类方法,适应单个的分子(特征)为中心的、高度依赖强度,往往需要劳动密集型的结构鉴定3,7,并受到特征过剩造成的困扰8。因此,它们的使用一般局限于感兴趣物种的有限样本集,而且几乎迄今为止,尚缺乏能够高通量、高准确度分析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生物样本的通用技术和手段,难以满足生物大样本的分类与识别要求。
基于X-MS的分子地图是一种高呈现复杂的生物化学成分析工具9-11。而生物样品中含有可检测分子成千上万,许多化合物表现出物理、化学、生物相关性。我们认为,这种物理和化学参数的相似性可以为多维空间中的相关化合物分组提供依据12,13。我们对大量不同种类样品进行分析和验证,发现这些样本,包括大鼠不同器官,人体血浆和各种植物产品,清楚地表明,每类分子地图中含有在空间上聚集的点。我们进一步发现分子地图上的点簇在不同的样本中具有独特的形状、密度和位置。我们认为这些空间聚集的点和由之形成的形态特征可以提供新的有价值的特征来识别或分类的复杂样品。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子地图的智能分类方法。我们获取生物样本的X-MS数据并生成分子地图;利用生物样本分子地图所隐含的点簇和形状等特征来进行生物样本的高效识别。通过聚类,将密度高的点聚成点簇,然后利用点簇的精细空间信息进行未知和标准样本之间的高精度扫描和匹配,通过比较匹配度,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分子地图中蕴含的空间特征,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已报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Pennisi,E.How will big pictures emerge from a sea of biologicaldata?. Science 309,94,doi:10.1126/science.309.5731.94(2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23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