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式便携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16291.0 | 申请日: | 201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峻;范伟;杨欣卉;聂凤明;黎仲明;谢剑飞;徐登;姜逊;胡剑灿;李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式 便携 混纺 织物 纤维 含量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式便携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仪。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国家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颁布法令或者标准,以规定市面销售的纺织品上必须标注纺织原料成分标签。而一些面料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擅自降低混纺面料中某些纤维成分的含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从中牟取私利,欺诈消费者。
目前,现有的纺织品成分分析方法有化学溶解和显微镜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检测环境要求高、人为影响大、需要使用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检测成本高,需破坏样品等缺点。因此,无法满足各检验监督部门和生产企业对纺织品进行大量抽检和快速检测的要求。在进出口岸、生产企业、零售终端等一般只能进行小样本检测,大量未经测试的货便流入市场,导致大量纺织品实际成分与标识不符,最终导致大批量的不合格成品在市场上流通。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快速、简捷、不需要化学试剂、无需破坏样品、不受人为影响的检测仪器是长期以来检验监管部门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式便携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仪,可以快速、简捷进行检测并且不受人为影响,避免使用化学试剂和对样品的破坏。
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触摸式便携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仪,包括外壳,还包括以下模块:
光源模块:该光源模块用于提供设定光谱的光源;
积分球模块:该积分球模块用于将光源模块提供的光源进行收集供光谱检测模块进行检测;
光谱检测模块:该光谱检测模块用于利用积分球模块提供光照对被测混纺织物进行光谱检测;
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于将光谱检测模块检测的光谱进行设定的处理获得被测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供电模块:该供电模块用于给光源模块和光谱检测模块供电;
所述光源模块、积分球模块、光谱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分别设置于外壳内并且处理模块安装于外壳上,光源模块与积分球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光源模块和光谱检测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谱检测模块为光纤光谱仪并且包括用于将光源分成设定频谱单色光的光栅和检测器,所述光谱检测模块通过光纤与积分球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栅提供光谱为900-1700nm间的单色光。
优选地,所述光源模块为卤钨灯。
优选地,所述积分球模块为聚四氟乙烯积分球。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显示单元和处理系统,所述显示单元为用于进行人机交换的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设置有电池组并且能够与处理模块连接为处理模块供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积分球模块和光谱检测模块进行配合检测,并且通处理模块进行测定,可以快速、简捷进行检测并且不受人为影响,避免使用化学试剂和对样品的破坏。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便于携带,从而提供现场测定功能,方便对混纺织物进行成分快速测定。本发明通过红外光谱传感技术避免了对混纺织物的物理损伤,减少人工的参与,适用于检验监督部门和各生产企业对纺织品进行大量抽检和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式便携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定仪,包括外壳3,还包括以下模块:
光源模块1:该光源模块1用于提供设定光谱的光源;
积分球模块2:该积分球模块2用于将光源模块1提供的光源进行收集供光谱检测模块5进行检测;
光谱检测模块5:该光谱检测模块5用于利用积分球模块2提供光照对被测混纺织物进行光谱检测;
处理模块6:该处理模块6用于将光谱检测模块5检测的光谱进行设定的处理获得被测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供电模块9:该供电模块9用于给光源模块1和光谱检测模块5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6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