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草莓蛇眼病的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99995.1 申请日: 2017-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7711911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王朋成 申请(专利权)人: 淮南市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N65/36 分类号: A01N65/36;A01N45/00;A01N43/653;A01N41/02;A01N37/48;A01N35/02;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20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防治 草莓 眼病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草莓蛇眼病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草莓蛇眼病是草莓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染病植株症状极易与草莓褐斑病及甜瓜炭疽病相混,易被果农误诊而用错药或错过治疗适期导致该病大发生。据调查,新发病区一般减产20%~30%,发生2~3年的病区。如防治措施不力,将导致严重减产。该病可借风雨、演水、人为管理器途径传播。在开始零星发病后,如不及时正确地防控,则很容易造成扩大蔓延,给草莓生产造成损失。草莓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草莓叶片尤其是老叶上出现绿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显紫红色,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灰褐色,且具有紫红色轮纹,该病发病前期和中期与褐斑病或炭疽病极其相似,易引起误诊。发病后期病理表面着生白色粉状露层,上有黒色小粒点,该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主要发生在B光温室栽培的草莓,遭遇一倒春寒一或连续阴雨天气发生时发病重月要延快。

目前,针对草莓蛇眼病的常规药剂防治主要是在发病初期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上述方法中使用的都是常规杀菌剂,针对草莓蛇眼病的效果一般且含有农药残留量大,不利于草莓生产和后期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专利针对草莓蛇眼病的组合物和杀菌剂,针对性强、防治效果好且残留少。

用于防治草莓蛇眼病的组合物,包括有效成份组A,

所述的有效成份组A由对甲氧基肉桂醛、胡柚果皮精油、桉叶素、大蒜素按2.2-3:0.12-0.16:0.3-0.6:1.3-1.8的重量比组成。

进一步,还包括有效成份组B;

所述的有效成份组B由三氟苯唑、酞菌酯、竹红菌丙素按3-4:0.6-0.8:0.16-0.25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有效成份组A与有效成份组B的重量比为10-20:1-8。

优选的,所述的有效成份组A与有效成份组B的重量比为12-16:1-3。

用于防治草莓蛇眼病的杀菌剂,含有上述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占杀菌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82%。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剂还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份。辅助成份为助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和载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剂型。其中所述助剂和表面活性剂为扩散剂NNO(亚甲基二萘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扩散剂MF、木质素磺酸钠、农乳6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甲醛缩聚物、硫酸铵、乳化剂60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0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异丙醇、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乙酸乙酯、二甲苯、水等;所述载体为白炭黑、高岭土、水、陶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剂可制做成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悬浮剂、水分散剂。

本发明有效成份组A,在预防草莓蛇眼病时,可在土壤中或叶面、茎喷洒;而当出现蛇眼病症状时,需要配合有效成份组B使用。

草莓蛇眼病发病病菌为中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以菌丝在被害枯叶病斑上越冬,在土壤中存活,由土壤和种子传染。在草莓幼苗定植前的大田或大棚准备过程中,对土壤喷洒由有效成份组A构成的灭菌剂,可对土壤中的中半知菌亚门真菌进行抑制和灭杀。对甲氧基肉桂醛是植物香料肉桂的成分之一,是从天然食用香料植物肉桂中提取而来,对鞭毛菌亚门卵菌纲、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桉叶素、胡柚果皮精油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杀菌作用;大蒜素对半知菌亚门也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灭杀效果。通过甲氧基肉桂醛、胡柚果皮精油、桉叶素、大蒜素相互配合作用,可对土壤中的半知菌亚门进行有效抑制,防止大规模爆发。本发明有效成份组A中的成份为植物源,安全环保,不污染环境,更不会对草莓产生不良影响。

草莓蛇眼病发病病菌为翌春产生的分生孢子会对草莓叶面进行初侵染,后随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和为害,土壤中的卵孢子中晚秋或初冬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这时需要有效成份组A、有效成份组B配合使用。三氟苯唑、酞菌酯、竹红菌丙素的配合,一方面被植物吸收后随着蒸腾流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对植物体无害,但对致病真菌具有极高的生物毒性,可抑制病发病病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达到灭杀作用;另一方面,三氟苯唑会残留在土壤中,而不会残留在果实中,不影响果实农药测定,残留在土壤中的三氟苯唑还可对土壤中残存的草莓蛇眼病发病病菌进一步灭杀。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未经淮南市永光草莓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9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