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瘟病菌菌种的简单保存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71736.8 申请日: 2017-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7603882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周晓罡;李恒;刘春菊;陶南;余萍;姚春馨;丁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04 分类号: C12N1/04;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15 代理人: 赛晓刚
地址: 650223***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稻瘟病 菌种 简单 保存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和植物保护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瘟病菌菌种的简单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anamorph P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一种水稻真菌病害,也是我国和世界水稻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超过1亿t。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稻瘟病菌通过与水稻相互接触,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植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并增殖,最终导致病斑扩展,水稻组织坏死。多年来,用水稻抗病品种来防治稻瘟病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导致某些抗病品种抗性的丧失使一个抗病品种的寿命只能保持3-5年或稍长一点时间。病原菌(稻瘟病菌)产生新的小种并形成流行的优势小种,从而使原有的抗病品种失去抗性,是造成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个水稻品种抗性的丧失是与病原菌(稻瘟病菌)产生新的小种,和由于品种栽培的单一性,人为造成病菌群体的定向发展有关,鉴定和监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对抗病育种、主栽品种推广和抗病性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而稻瘟病菌的保存是完成这一科研工作的基础。

常用的真菌菌种保存方法有定期移植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法、L-干燥法、超低温冻结保藏法、矿油封藏法。其中,其中定期移植法是指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最适条件下培养,待生长充分后,于4-6℃进行保存并间隔一定时间进行移植培养的菌种保藏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冷冻真空干燥法、L-干燥法及超低温冻结保藏都对真菌室的设备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而普通的实验室很难达到。矿油保存法是在生长好的菌种斜面上加上一层灭菌的石蜡油,石蜡油的量超过菌种斜面顶部1㎝,可以室温或冰箱保存,此法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且不需经常移种;缺点是保存时必须直立放置,所占位置较大,同时也不便携带。从液体石蜡下面取培养物移种后,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时,培养物容易与残留的液体石蜡一起飞溅,应特别注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瘟病菌菌种的中长期简易的保存方法,其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且保存的菌种性状稳定、不易变异、不用定期移植,对提高菌种保存的效率和质量有显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瘟病菌菌种的简单保存方法,是用无菌水作为稻瘟病菌的保存载体对稻瘟病菌进行保存;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平板中,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手术刀切下一块待保存的稻瘟病菌块置于培养基中心处,使其菌丝面向上;

所述培养基为稻瘟病菌固体培养基,其成分为:葡萄糖30g,酵母粉5g,水解酪蛋白5g,琼脂粉20g,水1000mL,pH自然;

步骤2:用封口膜将两个培养皿之间的缝隙封住;

步骤3:将培养皿平板放置于22℃恒温培养箱培养至菌种长满培养皿;

步骤4:用手术刀将稻瘟病菌块切成小菌块;

步骤5:用镊子将切好的菌块夹出放置于盛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

步骤6:用无菌透气封口膜封住瓶口,膜上加两层与封口膜大小的报纸,将瓶口用棉线扎紧;

步骤7:在报纸上标注菌种信息及保存日期;

步骤8:将三角瓶置于22-25℃的恒温培养箱中保存。

步骤1所述培养皿直径为90㎜,所取的稻瘟病菌块大小为10㎜×10㎜;

步骤2所用封口膜宽为100㎜;

步骤4所取的稻瘟病菌菌块大小为5㎜×5㎜;

步骤5所用三角瓶容量为500mL;

步骤6封口所用透气封口膜为100㎜×100㎜。

上述步骤中,步骤1、步骤2、步骤4、步骤5、步骤6均须在无菌操作台进行无菌操作,且操作中所用到的培养基、水、培养皿、手术刀、镊子、三角瓶均需预先在121℃条件下灭菌处理15min。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以无菌自来水作为保存载体对稻瘟病菌进行保存,为稻瘟病的生长提供一定的环境,可以避免营养过剩引起稻瘟病菌种的退化,保存的稻瘟病菌菌种生长良好,且性状稳定;

(2)按本发明进行保存,可使菌种周期延长,且保存周期内不用定期移植,节省了保存成本;

(3)该保存方法简单快速,操作简单,对仪器要求相对较低,任何一个实验室均可以对菌种进行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1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