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供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6820.0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勇;丁常青;李晶;贾金平;陈龙;杨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之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40 | 分类号: | B41F15/4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供墨装置,属于丝网油墨印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自动加墨装置,用于为丝网油墨印刷机自动加墨,包括印刷工作台和油桶,印刷工作台的一端设置具有容置油墨的容墨腔的喷墨装置;包括一加墨泵、一回墨泵、一用以感应容墨腔的油墨液位的液位感应件和一电连接加墨泵、回墨泵、液位感应件的控制阀,加墨泵的输入口连通油桶,加墨泵的输出口连通喷墨装置;回墨泵的输入口连通喷墨装置,回墨泵的输出口连通油桶;控制阀用以在液位感应件感应到油墨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启动回墨泵的抽吸工作。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容墨腔内油墨的液位,通过控制阀的作用及时补充油墨,保证油墨的稳定性、均匀性,提高印刷成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油墨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烟包丝网印刷工艺素来具有色彩绚丽,视觉效果独特,触感厚实,立体感强等特点,也由于丝网印刷的工艺特点决定了丝印设备需要不断手动给印刷板框加墨,手动用墨铲回收油墨,每次加墨后新旧油墨会必然有差异,油墨的质量不稳定,造成质量隐患。中国专利CN204845110U公开了丝网印刷及在一次性加墨时,加入新的油墨与原丝网版内印刷旧的墨有很大的差异,如粘度、温度、色相、触变性、化学性质等。若加入是网版两边的油墨没有搅拌均匀,会导致印刷出的成品图形不一致,颜色深浅不一,纸张的色彩质量降低。
目前,丝网的印刷设备主要分为平面丝网印刷机、曲面丝网印刷机、转式丝网印刷机等几种类型。除转式丝网印刷机有比较大型的机组装置,可以采用自动加注油墨外,其他类型的丝网印刷机均不能自动加注,丝网印刷在生产过程中是不断往返运动的,油墨的加注点仅能在刮墨刀和匀墨刀之间的缝隙加注,缝隙宽度约为20mm,油墨加注控制决定了产品质量。采用平面丝网印版的设备通常都由人员观察板框内的油墨量适量加墨,人工加墨耗时耗力,稍有疏忽便会影响产品质量。另外在印刷时需要人工舀兑加墨,油墨会滴落或者溅到操作台或者周围生产环境,对周边产生污染,不易清洗。在印刷时,若墨盒中油墨过少会出现断墨,造成纸张浪费,对墨盒中油墨的最小量的检测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油墨过多,油墨表面氧化结皮。因此墨盒中油墨的及时补充是丝网印刷中很重要的内容,丝网印刷机自动加墨工作方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供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质量不稳定,墨盒中油墨的量难以准确控制等问题。
一种自动加墨装置,用于为丝网油墨印刷机自动加墨,包括印刷工作台和油桶,所述印刷工作台的一端设置具有容置油墨的容墨腔的喷墨装置;包括一加墨泵、一回墨泵、一用以感应所述容墨腔的油墨液位的液位感应件和一电连接所述加墨泵、回墨泵、液位感应件的控制阀,所述加墨泵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油桶,所述加墨泵的输出口连通喷墨装置;所述回墨泵的输入口连通喷墨装置,所述回墨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油桶;所述控制阀用以在所述液位感应件感应到油墨液位高于预设液位时启动回墨泵的抽吸工作。
其中,所述回墨泵的输出口通过储墨盒连通所述油桶,所述储墨盒为椭圆形。
其中,所述控制阀包括阀门和用以控制阀门开关动作的MCU。
其中,所述储墨盒通过缓冲件与油桶连通;所述缓冲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过滤网。
其中,所述壳体为上部窄下部宽的圆台形。所述过滤网为多层。同时,所述过滤网平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
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容墨腔内油墨的液位,通过控制阀的作用及时补充油墨,保证油墨的稳定性、均匀性,提高印刷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供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桶;2-喷墨装置;3-加墨泵;4-回墨泵;5-液位感应件;6-控制阀;7-缓冲件;8-储墨盒;21-容墨腔;71-壳体;7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之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虹之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胀式蒸发器自动丝网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切换供墨机构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