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髋关节股骨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5799.2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1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耿硕;许铎;毕郑刚;杨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36 | 分类号: | A61F2/36;A61F2/30 |
代理公司: | 11139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髋关节 股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髋关节股骨假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股骨柄与股骨颈领,所述股骨柄呈柱状,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三排远端预留孔,所有远端预留孔均汇入股骨柄内部的管腔,所述管腔在朝向所述股骨颈领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股骨颈领内部具有贯通前后的第一注入孔,所述第一注入孔与所述管腔的开口相连通;所述股骨颈领的周侧还设有若干个近端预留孔,在所述股骨颈领的后端表面还设有第二注入孔,分别与所述近端预留孔相连通。本发明能够通过预留孔视情况注射骨水泥,增强固定效果;或注入BMP、PRP及各类生长因子,促进骨折快速愈合,迅速恢复运动功能,尤其适用于高龄人群合并小转子撕脱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增强固定效果的同时,实现术后屈髋肌力零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股骨假体。
背景技术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尤其合并小转子撕脱的转子间骨折,一直以来都是髋关节置换术的难点问题。传统假体在复位小转子过程中,通常采用钢丝捆绑固定,或直接放弃复位等方式,造成患者术后屈髋肌力下降,长期预后较差。同时,由于老年人骨质情况通常较差,术后骨长入不良,假体松动等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假体都无法一次性解决固定强度及小转子良好复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髋关节股骨假体,一次性解决固定强度不足及小转子复位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髋关节股骨假体,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股骨柄与股骨颈领,其中:
所述股骨柄呈柱状,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三排远端预留孔,所有远端预留孔均汇入股骨柄内部的管腔,所述管腔在朝向所述股骨颈领的一端形成有开口;
所述股骨颈领内部具有贯通前后的第一注入孔,所述第一注入孔的前端与所述管腔的开口相连通;
所述股骨颈领的周侧还设有若干个近端预留孔,在所述股骨颈领的后端表面还设有第二注入孔,分别与所述近端预留孔相连通。
所述股骨柄具有数个突出的棱条,并构成八个棱间,在每个棱间设有三个所述远端预留孔。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在股骨柄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所述股骨柄朝向所述股骨颈领的一端具有螺柱和螺纹孔;而所述股骨颈领前端具有螺孔与阶梯孔,所述螺孔能够与所述股骨柄的螺柱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阶梯孔的小径部分与所述螺纹孔相连通,大径部分则贯通至所述股骨颈领后端表面而形成击打器把持孔道,一个锁定螺钉从所述阶梯孔的大径部分穿入,穿过小径部分后与所述股骨柄的螺纹孔形成固定连接。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在所述股骨颈领的下侧延伸形成有替代小转子,在所述替代小转子底部成型有多个肌腱缝合孔。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所述替代小转子的骨长入界面具有微孔结构。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所述股骨颈领的表面具有微孔结构。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为150-200um。
所述的髋关节股骨假体,其中:所述股骨颈领的上侧、下侧、内侧以及外侧均设有所述近端预留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能够通过不同方式组配满足多种股骨转子间骨折类型,并通过预留孔视情况注射骨水泥,增强固定效果;或注入BMP、PRP及各类生长因子,促进骨折快速愈合,迅速恢复运动功能。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高龄人群合并小转子撕脱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增强固定效果的同时,实现术后屈髋肌力零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髋关节股骨假体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5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髋臼补充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气舒爽硅胶义乳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