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工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8857.9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陈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工 车间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工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包括:光催化技术:日本科学家最先发现光照的二氧化硅单晶电极能分解水,20世纪90年代光催化技术投入使用,当空气和水经过光触媒材料是技术单元时,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OH、过氧羟自由基HO2、过氧化离子O2、氢过氧化物H2O2等,这些离子弥漫在空气中,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凝固病毒的蛋白质杀菌消毒,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祛除有害气体和异味,已被实验证明的光催化杀菌机理有:细胞渗透作用、辅酶A的破坏、内毒素的降解、蛋白质和脂类的变性分解和细胞矿化等,定量活性氧技术:活性氧是一项成熟技术,世界上使用活性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能迅速、彻底灭活细菌,合理使用时是国际公认的最环保、最彻底有效的净化方式之一,同时,其强氧化性使其能够与甲醛、苯等羰基、烃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CO2、H2O、O2等,从而彻底消除上述有害装修残留物,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活性氧一定要控制浓度,当前市面上比较先进的净化器能够精确控制活性氧的产生频率进而控制活性氧浓度,负离子技术:负离子技术又称单极离子流技术,其生成的负离子流,吸附空气中带正电荷的悬浮颗粒物,使颗粒物不断聚积变重,致其脱离气溶状态而沉降。
现有的的化学气体吸收装置往往智能在常压下吸收有害气体,但常压下气体吸收的效率较低,不利于气体溶解,这样就不能更彻底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流出的有害气体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工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吸收不彻底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化工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安装有吸收箱和伸缩筒,且伸缩筒位于吸收箱的右侧,所述吸收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与箱体的内腔右侧转动连接,所述U型杆横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且转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贯穿伸缩筒的顶板并延伸至伸缩筒的内部,且伸缩杆延伸至伸缩筒内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板,且伸缩板的边缘与伸缩筒的内壁接触,所述伸缩筒的右侧下部开设有进气管,且进气管远离伸缩筒的一端贯穿箱体的右侧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右侧,所述吸收箱的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吸收箱的右侧且位于隔板的上方开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远离伸缩筒的一端贯穿伸缩筒的右侧壁下部并与伸缩筒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进气管的内腔且位于第一固定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侧设置有滑杆,且滑杆的右端贯穿第一固定杆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杆的右侧,且第一固定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左侧与第一固定杆的右侧之间且位于滑杆上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吸收箱的右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筒,且第一圆筒的左端贯穿吸收箱的右侧壁并延伸至吸收箱的内部,所述第一圆筒的内腔固定暗黑族那个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所述第一圆筒的内腔且位于压力传感器的左侧设置有活塞。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圆筒,所述吸收箱的左侧上部开设有第一出气管,且第一出气管的左端依次贯穿箱体的左侧和第二圆筒的左侧壁并与第二圆筒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圆筒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块,且升降块的表面与第二圆筒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圆筒的左侧且与第一出气管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开设有第二出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8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烟气脱硫吸收塔
- 下一篇:VOCs废气洗涤吸附法成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