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止血用阻断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666.0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9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阎浩;姜宏;赵璠;汪梅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止血 阻断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止血用阻断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管(1)和内部固定轴(2),内部固定轴(2)设置于支架管(1)内并沿支架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支架管(1)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一个固定片(3),固定片(3)的侧边缘与支架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片(3)上设置有若干通孔(4);所述支架管(1)的前端为圆锥形,支架管(1)的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固定片(5);所述支架管(1)的后端内部设置有胶塞(6),胶塞(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胶塞限位盘(20),胶塞限位盘(20)与支架管(1)后端面接触,胶塞(6)的外壁与支架管(1)的后端内壁紧压接触,内部固定轴(2)的前端与固定片(3)固定连接。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血流阻断支架阻断血液从而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内止血用阻断导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心脏大血管手术中,时常需要对某一段血管进行阻断,从而可以打开阻断部位邻近血管以进行手术操作。现有的阻断方法主要是使用主动脉钳进行阻断。然而心脏大血管手术常常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如果长时间的使用主动脉钳长时间夹紧主动脉进行血流阻断,会对主动脉血管外壁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松开主动脉钳,在主动脉钳松开口,主动脉会有血液流出,造成了手术中失血量的增加,增加了手术风险。并且在松开主动脉钳后,手术野中会涌入大量的血液遮挡手术野,这时是需要进行吸血操作,操作繁琐,延长了手术时间,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内止血用阻断导管,将阻断导管置入血管内,通过阻断导管阻断血液从而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阻断导管置入血管内,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管内止血用阻断导管,包括支架管和内部固定轴,内部固定轴设置于支架管内并沿支架管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支架管的内部一端设置有一个固定片,固定片的侧边缘与支架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片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架管的前端为圆锥形,支架管的后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固定片;所述支架管的后端内部设置有胶塞,胶塞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胶塞限位盘,胶塞限位盘与支架管后端面接触,胶塞的外壁与支架管的后端内壁紧压接触,内部固定轴的前端与固定片固定连接,内部固定轴的后端穿过胶塞并与胶塞螺纹连接;所述支架管内壁上设置有药腔,药腔内填充有抗凝血药物,药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药物缓释孔,药物缓释孔上覆盖有缓释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支架管和内部固定轴。在手术过程中,将支架管置入血管端部内,血流流入到支架管内,通过胶塞阻断血流继续流出。在止血用阻断导管插入血管内以后,手动旋转胶塞,由于胶塞限位盘的限制,胶塞与支架管的相对位置固定,所以在旋转胶塞后,内部固定轴将固定片向支架管尾端方向拉动,进而将支架管的前端向支架管的后端方向拉动,支架管中部发生屈服变形向外膨胀呈弧形,这样支架管的屈服变形后的外壁会与血管内壁紧压接触,防止血流从支架管与血管内壁的间隙流出。并且由于支架管的屈服变形后的外壁会与血管内壁紧压接触,增加了支架管与血管内壁的摩擦力,止血用阻断导管在血管内的位置固定,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因肌肉蠕动而造成装置移位,提高了使用可靠性。药腔内的抗凝血药物通过药物缓释孔、缓释膜渗入到血液中,防止因血液凝固形成的血栓。
优化的,上述血管内止血用阻断导管,所述内部固定轴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内部支架杆,内部支架杆的两端分别与内部固定轴侧壁、固定片上表面固定连接。
内部支架杆增加了内部固定轴与固定片的连接强度,内部固定轴将固定片向支架管尾端方向拉动时,内部固定轴与固定片的连接不会被拉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