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1486.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绰;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显示屏 立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曲面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
背景技术
曲面显示屏通常包括上下叠置的已成型保护玻璃和柔性显示面板,常见的曲面显示屏主要分为2.5D显示屏和3D显示屏两类,这两类曲面显示屏的区别仅在于保护玻璃的形状不同。2.5D显示屏是指中间为平面,周边为曲面的曲面显示屏;3D显示屏是指中间和周边均为曲面的曲面显示屏。
无论是2.5D显示屏还是3D显示屏,其制备过程的最后一道环节都是组立,即将柔性显示面板和保护玻璃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整体。现有的曲面显示屏的组立过程主要采用曲面贴合工艺,具体包括:首先采用与保护玻璃的形状相适应的曲面贴合治具分别加持保护玻璃和柔性显示面板;接着在柔性显示面板上表面涂覆光学胶;然后利用曲面贴合治具将表面涂覆有光学胶的柔性显示面板向上推,与其上方的保护玻璃进行贴合,形成曲面显示面板;最后在曲面显示面板的周围安装边框,形成曲面显示屏。
众所周知,曲面贴合过程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均匀性很难控制,使得曲面显示屏的组立过程贴合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以解决曲面显示屏的组立过程中贴合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包括:将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将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安装到边框内,边框包围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的周边,边框的周长小于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的周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的过程采用滚动传输贴合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贴合之后的整体安装到边框内包括,将贴合之后的整体嵌入边框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安装到边框内包括,将边框框贴到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的周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框的内表面包括周向上的环形凹槽,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贴合之后形成的整体的周边嵌入环形凹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3-5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凹槽的横断面的形状为弧形、或U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屏,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柔性玻璃和边框,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上、下叠置形成整体,边框包围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形成的整体的周边,边框的周长小于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形成的整体的周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边框的内表面包括周向上的环形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凹槽的断面形状为弧形或U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采用柔性玻璃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已成型的弯曲玻璃与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之后在该贴合之后的整体的周边组装上边框,其中边框的周长小于该贴合之后的整体的边长,如此便形成了曲面显示屏。根据本发明的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的实质是利用软对软的平面贴合取代了曲面贴合,使得贴合过程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均匀性提高,从而降低了曲面显示屏组立过程的贴合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流程图。
图2a-图2d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屏的组立过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OLED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流程图。该曲面显示屏包括上、下叠置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以及环绕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玻璃周边的边框,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100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