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叠合楼板桁架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0003.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姚守涛;陈晨;霍朝勃;刘智泉;刘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0 | 分类号: | E04G11/50;E04B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结构 建筑 叠合 楼板 桁架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适合高层的钢结构建筑叠合楼板的快速支撑与拆除。
背景技术
钢结构依据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减少产能过剩等综合优势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我国现阶段钢材产能过剩超亿吨,每年城乡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作为世界上钢材产量、建筑规模最大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发展潜力巨大。
钢结构楼房叠合楼板的施工一般都需要设置竖向支撑,由于钢结构建筑普遍具有跨度大、楼层高的特点,有的楼层高度超过6米。传统模板采用落地式脚手架的支撑形式,架体存在较大失稳风险,因此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进度慢、安全风险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桁架式楼板模板支撑体系。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叠合楼板桁架支撑装置,包括H型钢梁、桁架支撑架和顶托,所述H型钢梁包括上翼缘和下翼缘,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设有顶托,顶托之间设有桁架支撑架,桁架支撑架包括左桁架单元和右桁架单元;
所述右桁架单元包括上梁、下梁,上梁和下梁之间设有首尾相连的斜梁和竖直设置的直梁,直梁连接斜梁的端点;所述上梁和下梁的一端对称设有阵列分布的螺栓孔,上梁和下梁之间分布螺栓孔的区域无斜梁和直梁;所述上梁的末端和斜梁的连接处设有一支撑块;
所述顶托的顶端设有一U型槽,桁架支撑架上的支撑块卡在顶托的U型槽中。
所述顶托通过上下位置的调节,使得顶托的顶端顶紧上翼缘。
所述左桁架单元和右桁架单元通过向螺栓孔内拧入螺栓拼接成桁架支撑架。
通过调节所述左桁架单元和右桁架单元上螺栓孔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桁架支撑架的长度。
所述左桁架单元和所述右桁架单元互为镜像。
在所述H型钢梁的长度方向上,顶托阵列分布。
所述顶托的U型槽中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厚度根据桁架支撑架水平度自由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顶托可自由调节高低,调节范围可达20cm,施工便利,适应性强,同时配备不同厚度的橡胶垫片,便于调整桁架支撑架水平;
2、本发明的支撑装置,无需搭设竖向支撑,节省了楼层作业面,同时消除了竖向支撑容易失稳的风险;
3、桁架支撑架可根据钢梁跨度任意调整尺寸,组装方便,适应性强;
4、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直接向下调节顶托即可快速实现支撑拆除,提高了施工速度,周转次数多,降低了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钢结构建筑的叠合楼板桁架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右桁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介绍本发明以前,先对现有的高层钢结构厂房叠合楼板作简单的介绍。钢结构厂房叠合楼板体系一般包括支撑体系和叠合板体系:支撑体系主要是H形钢梁,横向放置类似于“工”字形;叠合板体系由预制楼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板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需要竖向支撑,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竖向支撑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叠合楼板桁架支撑装置,包括H型钢梁1、桁架支撑架2和顶托3,如图1所示,H型钢梁1包括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之间设有顶托3,顶托3通过上下位置的调节,使得顶托3的顶端顶紧上翼缘11。其中,在H型钢梁1长度方向上,顶托3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0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