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3834.0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0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陈恳;郑林斌;刘炽成;赵正大;冯惊雷;王国磊;宋立滨;杨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耳耳片 装配 体销孔 同轴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其包括步骤:S1,将相机和光源分别沿销孔轴线安装于叉耳销孔的两侧,使光源发出的光能透过叉耳销孔被相机捕捉;S2,将耳片装入叉耳中以构成叉耳耳片装配体,使耳片销孔和叉耳销孔部分重合,能够透过光;S3,打开光源,利用相机从销孔轴线方向拍摄叉耳耳片装配体的销孔图像;S4,图像处理并提取所需特征;S5,通过提取的特征判断叉耳销孔与耳片销孔是否同轴,如果不同轴,则给出耳片销孔轴线相对叉耳销孔轴线的偏离方向。在本发明中基于相机的使用,从销孔轴线方向拍摄叉耳耳片装配体的销孔图像,实时测量叉耳销孔与耳片销孔的同轴度并进行反馈控制,提高了装配精度。
本申请是原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5年10月20日、申请号为201510681320.2,发明创造名称为“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零部件装配控制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叉耳和耳片装配是大型零部件装配领域常用的一种装配方式,叉耳和耳片销孔的同轴度的高低决定着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误差大小。在叉耳和耳片装配过程中,需要即时测量销孔同轴度并进行反馈控制,以控制装配精度。现有技术无法做到高精度的实时同轴度测量,导致装配效率低,难以实现自动化装配。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所需测量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在叉耳和耳片装配过程中实时测量同轴度并及时提供反馈控制信号,提高了叉耳和耳片轴孔的同轴度测量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其特包括步骤:S1,将相机和光源分别沿销孔轴线安装于叉耳销孔的两侧,使光源发出的光能透过叉耳销孔被相机捕捉;S2,将耳片装入叉耳中以构成叉耳耳片装配体,使耳片销孔和叉耳销孔部分重合,能够透过光;S3,打开光源,利用相机从销孔轴线方向拍摄叉耳耳片装配体的销孔图像;S4,图像处理并提取所需特征;S5,通过提取的特征判断叉耳销孔与耳片销孔是否同轴,如果不同轴,则给出耳片销孔轴线相对叉耳销孔轴线的偏离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中,基于相机的使用,从销孔轴线方向拍摄叉耳耳片装配体的销孔图像,实时测量叉耳销孔与耳片销孔的同轴度并进行反馈控制,提高了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的叉耳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四个叉耳;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的耳片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四个耳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的一实施例的叉耳耳片装配体测量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只示出了一个叉耳和一个耳片(图中的光源只代表光源的位置并不表示光辐射的范围);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叉耳和叉耳用配件组装前的分解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只示出了一个叉耳;
图5是与图4同一实施例的耳片和耳片用配件组装前的分解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只示出了一个耳片;
图6是图4中的叉耳用配件的分解图;
图7是图5中的耳片用配件的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叉耳耳片装配体销孔同轴度测量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叉耳耳片装配体测量装置的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可见,只示出了一个叉耳和一个耳片(图中的光源只代表光源的位置并不表示光辐射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3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