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2772.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6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梅;张素文;刘纯;李永贵;孟建文;郈秀菊;朱肖杰;朱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快速 止血 性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透明质酸钠和/或海藻酸钠在助溶剂下溶解于水中,加入交联剂进行适当交联成水凝胶,然后加入助沉剂制成的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止血粉能够快速吸液和止血,吸液量大,止血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临床上对于止血粉的性能要求,并且该止血粉为交联透明质酸钠或海藻酸钠,解决了天然的透明质酸钠或海藻酸钠容易被机体组织酶降解的问题,能够满足伤口愈合10~20天的临床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外科手术中,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的影响,使用止血剂可以大大减少病人输血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可吸收止血材料不仅要在极短时间内使血液凝固,还要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体吸收,目前临床使用的局部止血材料使用前配制复杂,局部炎症反应明显,不利于临床使用。
专利ZL03121886.5采用含有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和含有氨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经EDC、ETC等活化剂交联成胶浆,经冷冻干燥脱水处理后加压成纸片。该发明使用酸性介质,反应完后需用碱性溶液进行调节,并用冷冻干燥机脱水,最后压力机压制而成,设备成本高,周期长,并且其中含有的羧甲基壳聚糖体内降解吸收困难,需要用溶菌酶降解,通过细胞吞噬吸收。
专利ZL201010246259.6采用高分子量的HA或者其盐用蒸馏水配制成凝胶,置于冷冻盘中经冷冻干燥制成。该发明使用的天然透明质酸或者其盐,未经过任何交联,天然的透明质酸容易被机体组织中的酶降解,良好的水溶性使其在组织中容易被扩散,因此它在动物组织局部存留的时间并不令人满意,不能满足伤口愈合10~20天的临床要求。通过动物止血实验发现:未经交联的透明质酸产品其止血速率和止血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临床上止血的要求。
专利CN200910016401采用淀粉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制得一种医用复合微孔多聚糖,其工艺步骤繁琐,原料淀粉各项指标不宜控制,注册困难。且粘附性较差。
并且目前采用透明质酸钠或海藻酸钠在溶解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成团和粉尘飞扬现象,并且溶解时间长,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搅拌溶解,并且交联后的透明质酸钠或海藻酸钠沉淀出的固体粘连严重,不易洗涤,助沉剂用量大,后处理繁琐,并且采用现有的方法进行沉降容易产生大块,不易得到粉末,影响了其吸液和止血性能,因此快速止血、无毒副作用、无刺激的生物止血粉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快速吸液和止血性能的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单体加入助溶剂中,搅拌混合,然后在搅拌下加入水,加热至60~80℃待单体完全溶解后降温至20~30℃得到混合液;其中单体、助溶剂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5ml:20~100ml;
所述单体为透明质酸钠或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助溶剂由体积比为13~15:6~8:1~3的甘油、丙二醇和1,3-丁二醇组成;
②将步骤①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然后搅拌0.5~12小时,用蒸馏水洗涤,过滤,得到交联凝胶,在2500~3500转/分下搅拌交联凝胶30分钟,然后分3~5次加入助沉剂,停止搅拌静置12~15小时,过滤,用乙醇洗涤2次,干燥后筛分得到平均粒径为30~100μm的颗粒,用铝箔包装密封后Co60照射灭菌得到止血粉;
其中交联剂的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3~0.8;助沉剂的添加量为交联凝胶体积的2~1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省药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